第9部分 (第1/4页)

何氏叉着腰扯开嗓门大骂:“我就是向着孙子咋地?有本事让你闺女生个带把的啊?你还有脸说,你自个的闺女不会生儿子你咋不说。这一窝窝生出的净是赔钱货,若不是我心慈,就是把她休了也你们也没话说。”

“有本事你休啊,休了我领回家去,你去给你儿子娶个千金去小姐去!你会下蛋,你憋了三年第一个蛋不也下的是闺女吗?春宁妈还年轻,以后指不定怎样呢。”

……

“娘,婆婆,你们别吵了。”方氏一脸焦急惶恐,不知该劝哪边好。

但是两位老人早就积怨已久,谁也不肯上步。

“都别吵了!”老杜头也不耐烦的嚷嚷道。

杜朝南挣扎半晌,最后只是扑通一声往何氏面前一跪,极为无奈地说道:“娘,我求你,别吵了。就按爹说得办还不行嘛。”

吴氏恨铁不成钢的瞪了女婿一眼。她当初就图他老实忠厚,却不曾想这人老实过头也不好。唉……

杜方宁也连忙恳求道:“奶,你别闹了,我爹都应了还不行吗?那地我们就也不要八亩了就要四亩,房子要两间,还有河洼的地和盖房子的钱。”

何氏怒气仍然未平,手指头几乎要戳到杜方宁脸上去:“要钱?没门!那六亩地都归你们了。”说完,她又十分不耐烦的摆手,“我头晕,先回房了,那些不相干的该回哪儿回哪儿去。”这就是直接下逐客令了。吴氏气得直想拂袖而去:“你也不用赶,你家我还真不稀罕呆。”

方宁一把拽住吴氏的袖子,软声说道:“姥,从今儿起我们就分家了。”何氏撵她的,他们家招待就行。在这节骨眼上,她暂且咽下这口气,以后有的是机会治何氏。

杜方宁则又接道:“奶,趁着大伙都在,你把我家的东西都给了吧。”何氏冷哼一声,吩咐孙氏和王氏把他们三房的口粮倒出来。杜方宁和夏宁一样样的认真检查,这些无非是有些小米粗黑面豆面等物,白面何氏是不舍得给的。何氏一看她那架势心中不由得来气,但是吴氏和钱氏在一旁虎视眈眈的看着,她即便闹了,也占不到多大便宜,只得先行咽下这口气,打算以后再说。

分家之事算是告一段落,众人各回各屋。吴氏和一直坐在屋里等着的钱氏拉着方氏说话去了。杜方宁姐妹三个则去柴房和厨房搬该分给自家的东西。

何氏一直拉着长脸,一声不吭的盯着三人,生怕多拿了一根筷子。杜方宁这次表现得很乖巧,就拿了几只碗,两口补过几回的破锅。这些破东西他们以后赚了钱就买新的,小来小去的,她才懒得计较。他们家暂时先在西厢房旁边的柴棚里做饭。杜朝南用泥胚垒了简易的锅灶。

杜方宁看了看天色,太阳已经偏西了。吴氏他们匆忙赶来,午饭肯定不吃又跟何氏他们掰扯了半天,这会儿肯定饿了。杜方宁跑到屋里,从床底下拿出一只陶罐,里面放着她的私房钱——一共六文钱。

“两文钱的豆腐,四文钱的酒……还是不够。我还想买些小虾小鱼呢。”杜方宁自言自语道。

她正在算着,眼前一暗,是杜朝南闪进屋里了。他先是看看四周,然后伸手入怀摸出一把带着汗味的铜钱塞到方宁手里,低声说道:“你去村头买些东西让你娘做饭,别让你奶看见了。”

杜方宁咧嘴笑了,飞快的把钱收了起来,说道:“爹我这就去买,今晚你和我姥爷他们好好喝两杯就当给你接风洗尘了。”杜朝南一听也跟着笑了。

杜方宁挎着篮子高高兴兴的出门去了。这些往外跑的活儿一向都是她干,据说以前也是这样。相较于杜夏宁和杜秋宁,杜方宁的性格要外向得多。

她先去村南头的豆腐坊买了一大块豆腐,打了半斤酒,又买了些别的便往回走,正好在半路遇到三奶奶王氏。

王氏手里提溜着一条约两斤多重的胖头鱼和一个草篮。

“三奶奶您上哪儿去?”杜方宁甜甜地笑着招呼。

三奶奶眯着眼,爽朗地笑答道:“这不,正要去你家呢?这鱼和小虾是你三顺叔刚从塘里捞上来的,正好给你家燎锅底。”

杜方宁连忙推辞道:“我爹娘没钱孝敬你们二老已经很不好意思了,怎么能要三顺叔孝敬你们的东西?”

“哟,这小丫头嘴真会说,有你这句话我就行了。你三奶我不缺这些。快拿着吧。”三奶奶把鱼装进篮子里硬塞到方宁。杜方宁又推辞了一会儿,发现三奶奶是真心诚意的给她的,她再拒绝也不好,心想着以后有了钱再还回去就行了,她又说了出句话,把三奶奶哄得是心花怒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