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部分 (第1/4页)

方宁笑道:“您想补就补,只要别怕嘎嘎落第就行。”何氏骂骂咧咧自己去捉鸭子,方宁早把圈门打开,口哨一吹,鸭子纷纷扑楞着翅膀像饺子一样骨骨碌碌全下了河,何氏累得满头大汗也没捉着一只。最后心不甘情不愿的走了。

方宁每天放鸭子,外加捉小鱼养蚯蚓捡河蚌剁碎了晚上给鸭子加餐。将一群鸭子养得膘肥体壮,下蛋量逐日增多,一家喜得合不拢嘴。这些鸭蛋一部分被方氏拿到镇上去买,另一部分被腌了作咸鸭蛋。方宁另外还做了松花蛋。

方氏受到鼓励,又买了一百只小鸭子。此时,两处池塘也被杜朝南一点点的清理好了,用竹筒从河里引来活水,放入了几千尾鱼苗,另外又塘底埋上了不少藕种。房前屋后的荒地,能开垦的也全都开了出来。果树一棵棵的种上了。一行行菜畦像图画一整齐好看。姐妹三种的花儿也开始陆续开放,花明菜绿,蝶舞蜂飞。去年还荒芜冷寂的河洼如今是生机盎然,引流连。那些来河边挑水洗衣的们每每都会停留一会儿,直夸杜朝南夫妻手巧能干。

二月底时,方牛子终于出现了。他这次来带来了一个好消息:他南平县北街租了一个小铺子,每月五百文钱,准备开杂货铺子。他已经交了三个月的房钱,里头已经修饰好了,不日就要开张。

方氏和杜朝南只当他是随口说说,没想到他说干就干,一时都有些惊诧。方氏一反应过来就开始数落他:“咱家家底薄,拢共就这些钱,还要娶亲呢,咋能说开铺子就开,万一赔了咋办?”

方牛子嘿嘿一笑:“赔不了的姐,等着瞧吧。”

因为方牛子本钱小,这铺子开得也颇不容易,首先就是钱的问题,他手里的那点钱根本周转不开,方宁家里的钱大部分也投了鱼塘和果园上,也没法借他。因为本小,所以方牛子每次只能进很少的货。其余的就摆上自己做的东西,小桌子小凳子木勺木碗,各种小家什是应有尽有。杜朝南也送去了自己编的东西寄卖。方宁把家里的咸鸭蛋松花蛋腌菜也拿一部分过去,另外她还和方牛子商量着做出了十几薄木片扑克牌,那些纸牌成本太高,就交于宋老财做了。另外还有飞行棋等等各式各样的小玩意。最后方宁还悄悄拿出了自己的私房钱,一共四百文。全交给了方牛子,不过不是借给他而是入伙。

四月下旬,府试的成绩出来了。宋乔和杜朝栋考上了童生,汪立志落榜。汪老七十分气闷,汪立志丝毫不见沮丧。汪老七气得把他大骂一顿,汪立志赌气回了乡下老宅。住了几天,他又悄悄回家,把家里的书全部打包带走,汪老七夫妇还以为他是想通了,准备奋发图强。谁知两没高兴两天,就得知这个不肖子把书全部送给方宁了!气得汪老七床上趟了一天,直骂这个逆子不争气。

此时汪立志正撅着嘴河边练飞镖。

他练累了,对方宁大呼小叫:“那个方的,给老家倒杯水。”

方宁白了他一眼:“老家,请问您高寿?”

汪立志两眼望天,“别忘了,可是长辈。”方宁动都不动一下。

他支指不动方宁这个晚辈,只好亲手倒水,他边喝水边斜瞥认真看书的方宁,撇撇嘴,摇头叹道:“真是生错了,若是男孩子,说不定也能考个秀才当当。”

俗话说,几家快乐几家愁。汪家一片愁云惨淡,宋家和杜家却是欢喜异常。宋老财从铺子里拿回一大串鞭炮噼噼啪啪的放个不停。何氏欢喜得几乎忘了自己是谁,命杜朝东买了一串比宋家还响的鞭炮放了。杜家老宅的一个个神气活现,恨不得脑门上点盏灯,好显出自己高明。何氏这会儿也不找三房麻烦了,她生怕将来儿子中了举,三房死皮赖脸的跟着沾光。方氏他们自然是求之不得,因此除了例行的去道贺一番,他们一家再没往上凑。方宁也特地找杜朝栋道了贺:“小叔,知道为啥考中了,因为没吃家的鸭子,所以才没呱呱落第。以后不但不能吃鸭子,还不能吃鸭蛋,要不然……”杜朝栋不等她说完,就满脸不耐烦的把她轰了出来。方宁才不意,她要的就是这效果。谁想吃她辛苦养的鸭子,没门!

府试过后便是院试,再考过这一关就是秀才了。不过院试要到秋天才举行,所以宋乔他们都先回来家温书,等秋天再去省城应考。

五月算是最忙的一个季节,麦子该收了。方宁的地少,又有李三顺这个壮劳力帮忙,很快就收割完毕。杜朝南租了牛拉了石磙开始碾麦子。夏宁和秋宁则地里捡麦子。方宁赶着鸡鸭鹅收割后的麦地里放鸭,这个队伍就像小鬼子进村似的,所过之处,连麦子带虫子一扫而光。

宋乔这次去省城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