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部分 (第1/4页)

偶尔想起,提了一点改进的建议而已。我不是那不知分寸的人。”

宋老财嗯了一声,缓缓点了点头,这个解释他只能勉强接受。

吃过饭,宋老财郑重其事的给了宋乔一幅画像:“这是你娘的画像,拿回去画起来,让你媳妇时不时看看。那啥见贤思齐,这个词用得对吧?”这个儿媳妇不是用画像约束他吗?他也以其人之道还制其人之身。

宋乔点头道:“用得对。”

隔天饭桌上,宋老财端着长辈的架子,慢条斯理地对方宁说道:“看了你婆婆的画像没?有没有受点什么触动?”

方宁态度恭谨:“感触颇多,婆婆什么地方都比我强上许多。”

宋老财对这个回答十分满意,他哈哈一笑,慈祥地鼓励儿媳妇:“好好,不怕落后,就怕不动。你只要肯见贤思齐,会有长进的。”

方宁微微一笑,接着虚心向宋老财求教:“爹,我想问问你老,如果婆婆当年有机会服侍祖父祖母,她会怎么做?儿媳想从中学习一二。”

宋老财的笑容凝固在脸上,打着哈哈道:“这有什么难的,她要有这个机会,肯定会做得更好。”

方宁不予置评,只是淡淡一笑。接着起身收拾碗筷。

宋乔的伤势一好,宋老财对他的要求又开始严格起来。两年后又是乡试之年,他已经耽搁了将近一年,不能再这么荒废下去了。

宋乔也渐渐地收了心开始用功读书,但宋老财总觉得儿子没有以前用功了,他的心思总用在别处。媳妇回娘家,他想陪着;媳妇进城,他担忧,有时也在后头跟着;媳妇哪也不去了,就在家守着,他却时不时跑出来看看。有时候两人还在书房里一呆就是半天,他能读进去书才怪!

宋老财委婉地向儿媳妇提了这个问题,方宁被他弄得无所适从,心里压着火气,不动声色地说道:“爹,我回娘家你怕他跟着,我进城,他怕他担心,我在家,你还怕。劳烦你老给我指出一个我能呆的地方好吗?要不你教我隐形也好。”

宋老财被噎了一下,板着脸威严地说道:“咋了,我这个做公公的,还不能说你两句了?”

方宁幽幽地叹道:“我真羡慕婆婆,至少她不会遇到我这样的难题。”

宋老财在儿媳妇那里碰了半鼻子灰,只好去找儿子。他再次重复那些老掉牙的家族荣耀:“咱们宋家可是书香门第,你爷爷的爷爷的……以下省略若干‘爷爷’中了举人……如今光耀门楣的担子就落在你身上了……”

宋乔被他叨唠得有些烦了,忍不住将心中真实的想法说了出来:“爹,你老别总说什么书香门第了,让别人听了又笑话咱们。这世上有百工百业,我即便中不了举也可以干别的。种地、打理铺子、教书什么都可以。方宁也说了,我不能死读书——”

宋老财听到儿子竟然说出这番话,气得脸色都青了。他直眉瞪眼,骤然打断他的话:“够了!”

宋乔不死心,还要再说什么。宋老财根本听不进去,他捂着胸口痛心疾首地斥责道:“你要是再敢说这种话,我、我就不认你这个不肖子!”宋老财嘴里嚷着“气死我也”,脚步虚浮地往屋里走去。他的老/毛病又犯了!

宋家三兄妹又像往常一样涌进去嘘寒问暖,来福去熬了药端过来。

小木头看着药碗,一脸担忧地说道:“咱们家都怎么了,一个两个的都生病。”

宋老财脸上闪过一丝惊讶,忙问道:“还有谁病了。”

小木头撅着嘴,担忧地道:“嫂子呗,有一回我看到她也抓了药。”

宋老财满脸狐疑,宋乔听罢,心里一咯噔,不禁暗骂自己太粗心,媳妇生病了,他竟然不知道。可是他真的没反应她有什么异样啊,一会儿就回去问问。

108第一百零八章矛盾和原则

宋乔等父亲喝完药便急匆匆往自己房里赶去;他要看看方宁究竟怎么了?方宁此时正坐在窗前看书;宋乔一进来就像连珠炮似的急切发问道:“方宁,你到底哪儿不舒服?为何不告诉我?要不要去请大夫来看看?”

方宁脸上露出一丝惊讶;立即反问道:“谁告诉你我病了?我一直好好的。”

宋乔舒了口气;语调轻快了许多:“都是小木头瞎说,他说看见你抓药了,我以为你病。你没事就好。”方宁猛然记起昨天拿药回来时,小木头好奇心重,翻了她拿回来的篮子,肯定是那时看见的。

方宁叹了一口气,见他这么着急自己,心头既欣慰又愧疚。她思索半晌,主动拉着宋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