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部分 (第1/4页)

村民们心知肚明他们两家的事,当面也不点破,打着哈哈过去了。

宋老财也有一个优点,就是他无论对方宁多么不满,都从不在其他村民面前抱怨数落,他可不愿意让旁人看家里的笑话。

他们走到村中央的打谷场时,正好与王氏迎面相逢。宋老财不冷不热的招呼了一声,脚步都没停一下。王氏的眼珠骨碌一转,当下就起了坏心思。

她无视对方的冷淡,凑上前笑眯眯地说道:“宋兄弟,你可别跟我三弟那一家子一般见识,他们两口子都那样。方宁这孩子其实还是不错的,除了女红差点、脾气大点、嘴头尖利些、性子强些、对长辈不恭敬些……其他都没啥。”

宋乔气呼呼地瞥了王氏一眼,这是一个做伯母的该说的话吗?这还叫没啥!

王氏继续滔滔不绝地诋毁方宁一家:“老三两口子也真是的,不知道自己闺女啥样嘛,犯了错黑不提白不提,还一留就是两月,要换了我,不管是不是自家闺女的错,也一定带着她上门认错。何况还是他家高攀你们宋家,如今倒像是弄反了。”

王氏唾沫横飞的说个不停,表面上听没什么,仔细一想,却句句是挑拨。宋老财一向精明,岂能会上她的鬼当。

他挑挑眉毛,挺胸背手,冷淡地接道:“你这种本领,还是留着将来去王家认错时再用吧。”

宋乔道:“二伯母,咱们好歹是亲戚,你就别做这种两头挑拨的事了。我爹可不是一般人,他才不会吃信谗言。”宋老财听到儿子的夸奖,腰板挺得更直了。知爹莫若子嘛。

王氏见自己是瞎子点灯白费蜡,根本没人搭自己的茬,不禁十分气恼。她不甘心正欲再挑拨几句,一抬眼,就见宋柳睁着一双聪慧的大眼睛正静静地看着她,接着就听她用惋惜的口吻叹道:“可惜了,你这套带闺女认错的本领根本用不上――一个妾室的娘家人是不能算正经的亲家的。以后去王家也只能走角门。”

宋老财顺着闺女的话接道:“哦,我倒忘了这茬了。你不会有杜三两口子这种烦恼的。你闺女有啥事王家老太太就能替你做决定。她二伯娘你慢点走,我们要去吃饭了。哈哈”说罢,宋老财带着三个儿女扬长而去。王氏的脸上红一阵白一阵的,心口觉得被小刀子剜了几下似的,嘴里低骂着灰溜溜的回家去了。

王氏回到家里兀自气个不停,先对杜朝西发了火,又冲圆宁发火:“都怪你把事情办砸了,结果弄到今天这一步。那天杀的王家如今已经把吴小姐迎进门了,对你的事只字不提。哎约,我的命咋这么苦哟……”

圆宁咬着唇,忍着委屈,劝王氏:“娘,你想开些。等我嫁过去一切都好起来的。王家再怎么样,也比那些泥腿子强吧。我一得了势,就会孝敬你和爹。到时让那些狗眼看人低的乡邻都羡慕你们。如今这世道,什么都是虚的,有了钱财才是正经的。我三叔三婶为啥能大变样,还不是有了几个臭钱撑腰。”

王氏听到这话,嚎叫声小了许多。圆宁趁机又问她在外面遇到什么事了。王氏一提这事,便气不打一处来,加油添醋地把宋老财一家骂了一顿。

圆宁恨得咬牙切齿,又是宋柳!看来,她跟这人真是冤家路窄。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她如今不能拿她怎么样,不代表以后也不能。

……

宋老财一家到了杜家,方氏夫妻和方牛子是笑脸相迎。

方牛子和杜朝南陪着宋老财和宋乔坐下喝茶拉家常。宋柳被方氏带着去方宁的房间去看书,宋柳十分客气地要去帮忙,方氏以厨房太小站不了那么多人为由推辞了。小木头非要进厨房去帮忙烧火,方氏也不客气,就随他的便。小木头在家时除了夏天以外最爱帮着烧火了。特别是方宁做饭时,她时不时的会让他尝尝菜啥,这是他最乐意干的事。

母女三人和小木头在厨房忙碌着。堂屋里,宋老财和方牛子的谈话也渐入渐境,方牛子性格灵活,关键时刻能拉下脸,该服软时也会说软话。他这会儿正跟宋老财和和气气的攀交情:“宋大哥,我见得世面少,脾气直,你也别跟我一般见识,得罪之处,还请见谅。”

宋老财的姿态也摆得很高,很大度的笑笑:“哪里哪里,我也有错。罢了罢了,过去的事都别提了,哈哈。”

方牛子又道:“咱哥俩的小恩怨算是了了,不过,方宁这孩子犯的错也不小,一会儿等她做完饭,让她上前给你陪罪。”

宋老财连忙摆手:“这也算了,我的脾气也急,说话不太讲究。我一把年纪了哪能真跟一个孩子计较。女孩子家面皮薄,啥赔罪不赔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