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部分 (第1/4页)

苏维埃在核武器的研究上已经走在世界的前面,这有点勒紧‘裤’带搞研究的味道:根据刚才吃饭时的汇报,苏联的核武器研究工程的规模比不上“曼哈顿工程”,靠的是一点一点的积累。美国人工业实力雄厚,这点现在的苏维埃比不上,如果他们也下定决心搞研究,“小玩意儿”(世界第一枚原子弹)

会“准时”诞生。

“鲍罗金诺,应该能走在西方世界的前面。”睡前想着这个斯大林亲自命名的工程代号,这个拿破仑的伤心名词应该会成为苏联核武器研究的好兆头。

、、、、、、

第二天早上八点半,吃过早餐的林俊出现在众人面前,专家和随员们已经在等他。

今天林俊还是往常一样一身戎装,笔‘挺’的空军元帅***,‘胸’前是排列整齐的勋章,腰带左侧挂着他的红旗军刀,右侧的枪套内是红旗手枪。而他面前的所有人除了负责基地安全的普罗霍洛夫,谁也没有佩戴武器,在这里武器是警卫人员的特权。

有几个陌生面孔,白图柯向林俊做了介绍,就这样认识了卡皮察、约费乐、费卢罗奥夫和别特尔萨克,这四个在苏联核武器研究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

“别特尔萨克同志,努力工作,你们的研究会改变世界。”

林俊没有和其他人多寒暄,这让特别照顾了一句的别特尔萨克很感意外,他不明白林俊为什么会对自己多说一句,自己和元帅同志就从来没见过。

其实林俊也没其它意思,就是对这个“不相信”原子弹威力的愣头青有些好奇,不希望他像历史上的那样被炸得无影无踪。

还是需要乘坐汽车,在通过一片办公楼之后,又是柏油路一条,远远地能看到丘陵上树立着的高高铁丝网。

车队停下后,林俊不得不佩服基地建造者的苦心:进入核心区的通道是一个巨大的隧道,入口有内务部部队把守,所有人都必须下车步行通过检查。

“隧道那头是个谷地,就是基地的核心研究区。我们所有的辅助设施都是以它为核心。”白图柯介绍着。

“环形保护?”

“不,生活办公区就在这边,我也从来没去过核心区的另一边,也不去关心。”

林俊转身向普罗霍洛夫提出了心中的疑问:这个基地到底是什么形状,那边又是什么?

“三道纵深3里的封锁带,有内务部直属部队守卫,连只耗子都不想经过那些地方。曾经有野兔触发过第一道封锁线里的地雷,几次之后野兔就绝迹了,好像那些小家伙都在相互转告不能越过铁丝网,里面危险。”

铁丝网的意思就是“此路不通”,这比围墙还要管用——围墙阻断的不仅仅是‘交’通,还有守卫着的视线。

林俊最后接受检查,身边的普罗霍洛夫已经将配枪‘交’给警卫,但林俊根本没这个意思。

“元帅同志,您可以携带您的红旗军刀进入核心区,请‘交’出配枪,我们会妥善保管,直到您结束视察。”领队的少校很有礼貌的挡驾。

“少校,你有多久没同外界接触?”

“一年零四个月,元帅同志。”

“很好,少校。”林俊说着打开枪套取出自己的配枪,枪口朝里托在手上。

眼前的少校“啪”的立正,“对不起,元帅同志,我们没有接到过通知。”

林俊将手枪‘插’回枪套,也向这位少校敬了个军礼:“你做的非常好。”

少校同志看到了林俊配枪上的金丝镶嵌和握把上的红旗勋章标志,他不知道眼前的普伦雅科夫元帅的配枪也是“***荣誉武器”,拥有这份荣誉的人是可以携带它进入斯大林办公室的。

安全条令里虽然有“除当班核心警卫人员外,任何人不得携带武器进入核心区”的规定,上次伏罗西诺夫元帅来视察时也没有携带武器,但如果来视察拥有这份荣誉的人不主动‘交’出“***荣誉武器”,任何人不得阻拦。

你可以规定有什么地方是他不能去的,但却不能阻止拥有者携带它。

任何一名内务部部队人员都明白“***荣誉武器”意味着什么:那是苏维埃最忠诚战士的标志。只有最高苏维埃主席团才能剥夺拥有者的“***荣誉武器”,不然拥有者去任何地方都可以随身佩戴。

林俊转身进入隧道,后边的古谢夫看着眼前的少校似乎有些眼熟,就走到跟前说了句话:“元帅同志是在考验你,刚才你得了个分。”

说完笑笑,跟着林俊进入隧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