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部分 (第1/4页)

空投下来的物资大部已经收集起来,除了个别被风吹到涅曼河里,空投非常成功。运输机投下的是斯托尔布奇守军这会最需要地的***。现在坦克兵们正忙着给自己的座驾补充***人手不足,连步兵同志都来帮忙。

马列西耶夫被送到了空降3营地营部说是营部,也就是一间相对坚固的机械厂库房。半地下室。西边就没其它建筑了,一道排水沟把它和西侧50米外的第二道战壕连在一块,背后是一个装备了德军迫击炮的炮兵连。

飞行员同志受到空降兵同志的热烈欢迎,就让他躺在条不知道那里搬来的躺椅上休息。达维多夫给他拿了点吃的:马列西耶夫不饿,起飞前一小时刚吃过。

“德国货,我们多得是,随便吃,法西斯的后勤中转站在我们手里。”营长***还给了飞行员一样礼物德国造突击步枪。

飞行员只配备有tt1933式手枪,打仗它没什么用。

伊万…伊万诺维奇…***少校。热情的空降兵军官,姓氏很有点吸引力:据说,只是营里同志们地“据说”少校同志和外‘交’人民委员同志还有点亲戚关系,但少校从来没承认过。

昨天整夜断断续续的炮击让这个空降营损失了近百人,不过牺牲的不多,大多是被泥土、石头给砸的。空降兵构筑工事还有点水平。连战壕都横向带有防炮‘洞’。只不过因为地面冻的太硬不好挖,工事没修完整才出现那么多伤亡。

没功夫都闲聊,因为德国佬的炮击零零星星就没停,战士们只有听到炮弹地尖啸声靠得很近才隐蔽一下,其它地都已经不在乎:新兵怕炮,挨了一天炮击,换谁都不在乎了。(

冬季的‘波’列西耶大沼泽是冰雪的世界,11月中旬的气温最低已经下降至零下20度!在图里亚河汇入普里皮亚季河河口东北5公里处,一群不屈的人在这个原本是无人区的莽原森林里与严寒做着斗阵!这里是近卫**骑兵第53师最大的一处营地。

针叶林被冰雪包围,地面上的积雪已经超过40公分。战士和游击队员们用树枝和泥土搭建起半地下的窝棚。为了战马不被冻死,同志们甚至搭起一排排的马厩,但就是这样,因为饲料地不足,几乎每天都有战马倒毙,成为同志们难以下咽的食物!

马‘肉’,哥萨克们不到万不得已是绝不会吃自己“战友”的身体的。但为了活下去。为了不再听到半夜被饿醒的孩子发出的哭叫,哥萨克们只能这样。

冬天难捱。积雪妨碍了德国人的围剿,也让同志们地生存变得无比困难,但,53师地同志们坚持着!冬季,对于沼泽地区的同志来说也有那么一丁点好处:他们能够在‘波’列西耶大沼泽区任意机动,那些要命地沼泽和河流已经被牢牢的冻住,行动不再受到阻碍。

又是一个晴天,当太阳升起的时候,夜晚静悄悄的整个营地似乎一下子活了过来阳光,是新一天的希望。

孔德拉特…谢苗诺维奇…梅利尼克少将走出自己的帐篷,昨晚他工作到很晚,同伊万…安德烈耶维奇…科兹洛夫同志讨论了游击队下一步的行动问题。

科兹洛夫同志是上个月加入自己的游击队的(孔德拉特的部队仍然是**师,同一般意义上的游击队有区别,因为它有军旗!但它的职责是不折不扣的游击队。),53岁的科兹洛夫原来是克里木专区党委会的成员,一名1905年就加入苏联***党的老党员。卫国战争爆发时他正在科韦利访问,因为他还是一名作家,没想到战争让他滞留在了乌克兰北部。

作为一名参加过十月***前***主义斗争、国内战争时在白卫军后方从事党的地下活动的忠诚***主义战士,几十名同部队失散的战士、邮递员(有一点要注意,邮政工作人员不同于平民,如果战争中参与作战被俘,他们拥有战俘资格。当然,如果他们是以游击队员的身份参加战斗,那就没有战俘资格了。《日内瓦公约》里面有专‘门’的条例规定,不过遵守的国家似乎很少。)和平民集合在他周围。进入大沼泽成立了一支小小地游击队,上个月在拉特诺地区同梅利尼克的部队不期而遇。

科兹洛夫不是军人,但有着丰富的地下斗争经验和极强地组织能力。在与梅利尼克见面后就成为了骑兵53师的代理军事委员会委员。原来的委员德科洛夫同志上个月牺牲了。

现在游击队的生存是第一要务,科兹洛夫敌后工作经验丰富:他的建议是发动在敌占区的人民,不仅仅是纯粹的作战,游击队需要进一步得到人民的支持,建立起相对完善的情报系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