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部分 (第1/4页)

就这一个动作,让寒风中的指战员们心里暖暖的。

“辛苦了。”

“为苏联服务!”一名中尉向前一步:“装甲列车第19高‘射’炮分队向您报告。分队长帕维尔…伊万诺夫斯基…佩尼科夫。”

中尉站得笔‘挺’。林俊示意他稍息。

林俊发现并没有高‘射’炮手专‘门’休息地地方,就防空车厢前部似乎可以用帆布挡挡风,就说:“可以让休班地同志到车厢里休息。”

“是,元帅。保卫列车安全是我们的职责。”

显然中尉并不领情,林俊也不想来个什么命令:战士们有自己地使命在,自己在这里只会给他们添加麻烦。

列车将要先进入爱沙尼亚东南部,然后才进入拉脱维亚,最后抵达目的地里加,还要半天。

就让高‘射’炮兵同志们坚持坚持。

当夜林俊得知新加坡沦陷了,摇摇头:对于那个英国盟友林俊真是没话说绅士在战场上实在靠不住!

“不知道列昂诺夫他们出发了没有?”

几个随员都在边上,林俊随口说了一句:自己从莫斯科出来时青年代表团还在耶路撒冷,而这次他们要靠英国人渡过危机四伏地地中海。

现在林俊是突然联想:“在太平洋,这会英国皇家海军是凄风冷雨,在地中海可别出什么问题,那可是一队苏联年轻人中的佼佼者。

“元帅,要我去发个电报询问外‘交’人民委员会吗?”古谢夫问。

“算了。”林俊手指敲了敲大理石桌子,隔着金丝绒台布发出轻而闷的声响,“吉人自有天相。”

明显是一句汉语。随员们都没听懂。

“都去休息吧。”

同古谢夫几个副统帅随员正享受温暖而豪华地列车包厢待遇不同,列昂诺夫正躺在狭小的金属仓房里睡不着。

就在自己头顶上,瓦西里在转转反侧这还是军官舱。不过躺着就别想抬头:上头还有两层,躺着希多连科和巴甫洛夫!

四层铺位,感觉上面铺位的板子就贴着自己地鼻子。抬个头都会撞脑袋!下午代表团进入雅法港后,看到了他们将要乘坐的‘交’通工具:两艘英国驱逐舰!

“雅法,这座城市名称的来源有多种解释:犹太传统认为,在毁灭万物地大洪水消退后,幸免于难的挪亚的儿子雅弗建立了这一城市,人们因故以他的名字将该城命名为雅弗,后来读音慢慢演变成雅法。

还有人认为,“雅法”是希伯来语“美丽”一词的谐音,因为这里风景绝佳,秀丽如画。不过也有人认为。雅法的意思是“闪着白‘色’光辉之地”,指距离城市不远处白纪的断崖上闪耀的光辉。

公元前5000年这里就有人类居住,早在公元前2000年就成为地中海岸的著名港口。^^首发^^雅法第一次有文字记载是在公元前15世纪古埃及法老吐特摩西斯三世统治时期,在后来的《旧约圣经》和《新约圣经》中均多次被提及。”

这是个很奇怪地城市,因为就在它边上还有一个城市:特拉维夫。

那是因为在几十年前由于人口不断增多,雅法城里变得越来越拥挤,脏‘乱’不堪。

到了1909年,来自俄国的一群犹太移民决定离开城区嘈杂和肮脏的环境,在市郊建立一个叫艾布扎特…巴伊特的定居点。

910年。那个定居点改名为特拉维夫,发展的非常快,现在早就喧宾夺主,地位和影响超过了雅法老城。

但因为海港还是在雅法,所以列昂诺夫他们又看到了一座落后而杂‘乱’的古城。

不过很快就是巴勒斯坦的历史再悠久也不关年轻人们什么事了。因为他们的注意力都被驱逐舰那快令人抓狂的居住环境吓了一跳!

在登舰短暂地兴奋和好奇之后。年轻人们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与狭小的舱房与浓重的机油味做殊死斗争上!

“少校先生,我们在埃及倒是有一艘老式驱逐舰改装的护航舰。居住条件比我们地f级要好地多,不过最大航速只能跑2节。为了你们的安全。舰队司令部决定由我们来执行这一任务。”一副英国绅士风度地h79“火龙”号舰长托尼…麦克纳尔蒂少校对于搭乘自己战舰同级别的苏联少校非常客气,语气中丝毫没有一点让自己这艘为之自豪地战舰来接这种“海上快车”的任务而有什么怨言。

其实不仅仅是麦克纳尔蒂少校,就是舰上全体军官水兵,加上停在后部泊位的h68“预见”号上的所有英**人一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