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部分 (第1/4页)

晚餐之后,舒克林带着狙击手们到一线阵地观察,不过夜‘色’中看得不是很清楚。中尉对着南边说:“德国人就在我们前边300米的地方,是稀树草地,不过他们隐蔽的很好,只能听见构筑掩体的声音看不到人。”

指了指边上穿着电工工作服的摩西,“这是我们的志愿狙击手摩西,犹太隔离区里解放出来的同志,两天已经打死了16个德国佬。”

摩西笑笑说自己就是个业余的,一个外行,“我就是枪法打猎时练得好点,大部分是德国佬冲锋时打死的,今天只有一个,他们变得很狡猾,倒是他们的狙击手给我们造成了不小的麻烦。不过这下雨天什么也看不见,两边都一样。”

晚上就没狙击手们什么事了,除非想冒险“前进埋伏”,不过这在这里的阵地战环境下不适合:都去后边找好明天的狙击阵地后休息,明天天亮前狙击手们就要起来投入作战,当然前提是今晚会太平无事,德国佬不来找麻烦。

狙击手们没事,可其他人中的大部分还要忙好一会:堑壕战基本就是白天太平无事,晚上是gan活的时候到了。

晚上八点刚过,支援的工兵拉着铁丝网和地雷到了。

这一路走走停停还真难为伊万诺夫和部下的,他们的车子都是重车,上头装着各种地雷,还有炸‘药’雷管。开得不能快,不然杂七杂八各种雷管不安全;当然也快不了,就那烂路。

因为下雨,内里斯河水量增加,浮桥都暂停使用了不少时间,工兵们和其他要到维尔纽斯的部队今天还尝了尝排队的滋味。而渡口这些天来经过反复被坦克和车辆碾压,结果满是车辙印的地面被冰水一泡,烂泥比其它地方要深得多!

下午终于过了桥,在教堂广场附近的临时军营休整了一下,伊万诺夫到城防司令部接命令——他的营被分成了6块,支援维尔纽斯不同阵地:他自己带着30人的一队工兵,拉着一卡车地雷、炸‘药’和给他们的800米长蛇形和两板条箱网状铁丝网去火车站。

定向雷不多,需要埋设在kao近战壕的南侧,基本都要斜向布置,上头还要用一些泥地里的破军服什么的遮掩一下。当然,还要把导线也埋在地里——指望用绊线击发似乎在这里行不通。

雷壳糊上烂泥也成,只要不给雨水冲走了,谁让它一定要暴lou在外才能发挥威力。

夜里就是gan活的时候,大量木板箱被卸下卡车,工兵们准备今夜要在阵地前构筑一***地雷阵!

带来的反步兵地雷就有四种,除了定向雷,还有一种新型号的防步兵地雷o3m…1型——这是根据战前通过特殊渠道得到的德军*mi…35型防步兵跳雷设计方案研制的,只是制造起来要方便的多。

相对于体积比较大的o335型防步兵地雷就像个装有鞋油的铁盒子,里面只装有20克炸‘药’,踩上就发火——别看它小,能gan净利落的炸断踩上去的人的小‘腿’!这设计够狠毒的,死不了,但一定致残!

数量最多的就是像个长柄手榴弹的pomz…2防步兵‘棒’状雷,由木柄和铁壳体组成,在雷体上有6行预制破片,外形象一枚手榴弹,可以安装多条绊线。这pomz…2的原型就是伊万诺夫曾经在哈桑湖使用过的pomz…1,相对于原型新型号威力没有增加,不过制造起来更方便而已。

这些反步兵地雷里最“‘阴’毒”的就是o3m…1:地雷里边有一个用于形成碎片的铸铁雷体,一旦被击发,地雷先弹‘射’到齐腰高再爆炸,炸碎的杀伤破片以水平方向‘射’出!降低成本,苏联战争模式。

跳雷,这杀伤范围不仅仅是炸一个人,附近的人都会被击中。不过o3i…35要“仁慈”一些,因为德国产品里边装的是预置破片和几百颗钢珠!

反坦克地雷不多,就一种tm…35反坦克地雷,炸断德国坦克的履带没有问题。

这会伊万诺夫成了火车站这一片阵地里军衔最高的军官,因为他阵地战经验还算丰富,就接收了这一片的指挥权,舒克林是乐意‘交’出这个权力,让他一个炮兵军官指挥阵地战有点勉为其难。

会布设蛇形铁丝网的人都去搬压成一板板的铁丝网,每一板一拉开就是50米!布设成两道,铁丝网中间cha上一根根的支撑木柱,下边也尽量打上固定销子。在两道蛇形铁丝网中间留出的宽度大约5米的空地,布设上距离地面高度大约15公分的网状铁丝网!

完成的铁丝网障碍,不过伊万诺夫认为这样还远远不够——在蛇形铁丝网布设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