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部分 (第1/4页)

一个大发明家啊。

就这么忙忙碌碌的,日出而作而入而息,苏若离只觉得小日子过得匆忙又甜蜜。

银子不是很宽裕,房子建好之后,里头的装饰都是顾章亲自动手做成的。

无论是地面还是墙壁,还是家具,顾章真是个细心的人,处处都让苏若离感到满意。

那家具的式样都是她先画好了样子,然后顾章上山砍树照着打造出来的。

忙活了一个多月,新房子终于收拾好了。

顾章每日里都喜滋滋的,沉浸在小家的喜悦中。

趁着天儿还不是很冷,苏若离和他到镇上的时候,又置办了几床棉被。

赶在入冬之前,顾章和苏若离带着顾兰娘和小外甥女儿终于搬进了新家。

这一日,苏若离从镇上买了几斤肉,顾章在山上用新制的弩机猎到了一只袍子、几只山鸡和野兔。

一家人热热闹闹地围坐了一桌,吃着苏若离亲手做的火锅,气氛祥和快乐!

顾章坐在新打的那张黑漆八仙桌旁,看看左手苏若离,又看看右手抱着孩子的姐姐顾兰娘,擎着一只粗瓷碗,里头盛着才从镇上沽来的米酒,只觉得满怀畅意。

在他心里,觉得此生有苏若离相伴,有个温馨的小家,真的是人生最高境界了。

唯一遗憾的就是他娘罗氏也不知道疯到哪儿去了,至今没有回来。

他爹顾鸿钧已经是半个死人了,每日里若不是他和苏若离都去照应安慰,估计早就寻死觅活去了。

顾章心里是又气又恨,可也无可奈何。茫茫人海,他实在是不知道上哪儿去找罗氏,想要报官,又怕真的找到了弄得人尽皆知,到时候罗氏下不来台,他爹也丢不起这个脸。

想来这事儿又不好张扬出去,只能闷在心里。

苏若离自然是知道他的心事的,只是那是人家的娘,她也不好过多说什么的,在她心里,认为罗氏那老骚娘们儿十有**是在外头有人了,这才不顾家的。

不说顾章和苏若离住在风吹不到雨打不透的瓦房里,心里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单说顾家吧,自打罗氏走了之后,顾鸿钧就觉得了无生意,多次萌生了去意,无奈儿子顾章和顾墨看得紧,他也没这个机会。

只是一个人摊在炕上,吃喝拉撒都要儿女来伺候,顿时一家子就捉襟见肘起来。幸好顾章是个孝顺能干的,苏若离又能赚点儿银子,到不至于饿着。

可是日子久了,就有人心里不平了。

这个人不用说就是顾梅娘了,她眼看着大哥家平地盖起了新房子,眼看着大嫂出门穿的都是镇上时新的衣裳,那眼珠子几乎没有嫉妒出来。

凭什么大哥住上那么好的瓦房,凭什么那死黄毛丫头穿上那么好看的衣裳?

明明瘦的跟一根竹竿似的,那样的衣裳穿在身上也没有曲线玲珑感。要是她穿上,指定得前凸后翘的,那样的衣裳,就该给她穿才是啊。(未完待续。。)

六十五章 置办年货

每日里躺在自家冰凉的土炕上,顾梅娘就一宿一宿地难以入眠。自己草屋子每日都簌簌地往下掉泥土,掉得她成日里灰头土脸的,连饭碗里都是泥沙。

这样的日子,她真的受够了。

暗地里,她也埋怨过她娘罗氏,为何自己一个出去吃香的喝辣的见识世面去了,却把她扔在家里?她不是最疼自己的吗?

日日夜夜都被这些怨念咬啮的顾梅娘,只觉得自己快要不能得见天日了。

眼瞅着大哥家那青砖白墙的房子,她心里就像有百爪挠心一样!

见天地处心积虑地想了各种各样的法子,顾梅娘都没有那个胆子住进大哥家里。

上次被苏若离给迷晕过去,四仰八叉衣衫不整地睡在了野地里,后来醒来,又听说里正的闺女王阿娟在村头的野地里和杨易野合被捉了个现行,她心知肚明,从那以后,就深深地惧怕了苏若离。

如今罗氏不在家,她更不敢自己出头挑事。上回苏若离罚她刮茅厕,恶心地差点儿没把她的肠子都吐了出来,后来因为半途而废,又不给饭吃。一天下来,她饿得前胸贴后背,躺炕上四肢无力,饥肠辘辘。

这样的苦头她吃多了,自然也学乖了。

既然自己不能一个人住进去,那么,借着别人的名头总行吧?

比如,她爹顾鸿钧?

儿子和媳妇住上了宽敞的大瓦房,还让老人住在泥草房里。这就有些不孝了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