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部分 (第1/4页)

这是……凯旋归来了?

苏若离眨巴了一下眼,抬眸往那面军旗上看去,只见前面两面白底红边的大旗上,一面上书斗大的“李”字,一面上书精神的“顾”字,俱都是极漂亮的楷书,是以,苏若离号无障碍地就认了出来。

近得人前,前头引导的兵士刷地一声抽出佩剑横在胸前,高声喊道:“西征将士凯旋归来,大周子民瞻仰仪式开始!”

苏若离心头一跳,眼睛急速地眨了一下,什么意思?西征军?

难道是李扶安的队伍?这么说他凯旋归来了?

只是那面“顾”字的大旗是怎么回事儿?没听说李扶安和一位姓顾的将军同行啊?

也许——是朝廷顾念西征军全军覆没,打出顾章的旗号,好让百姓膜拜一下吧,也算是没有枉死塞外了。

她合上了帘子,闭目倚在车厢壁上,心中酸涩难抑!

李扶安说过把顾章带回来的,也许,用的就是这种方式吧?

殊不知,在她合拢帘子的时候,人群忽然沸腾起来,纷纷指着队伍前头两个一身盔甲的威武将军纷纷议论,“这个是诚国公家的小公子,素有才气,没想到于武事上是一把好手!”

“这也算不得什么?”旁边有人似乎不服气,打断那人的话道,“你不知道他旁边那位顾将军啊,人家才是真刀真枪地打出来的,拿脑袋博出的功名。听说啊,他是个猎户出身,带着万把人深入到胡人腹地,埋伏了两个多月,最好把胡人一举撵回到祁连山以西去了。你说的那位诚国公家的小公子,也不过是去接应了一下而已……”

有好几个人都被这话给吸引过去了,纷纷靠过来,听他细细说来。

顾章此时目不斜视地端坐在一匹雪白的大马上,并没有因为百姓的指点而慌了神。

他紧紧地抿着干燥的唇,面色凝重,两道浓浓的长眉斜飞入鬓,越发衬得他那俊朗的面容威严肃穆。

只有经历过生死的人,才会有这样的心境,才会宠辱不惊。

他如今满心里想的都是他的离儿,也不知道自己假死的那阵子,她是怎么熬过来的?

听李扶安说,他娘后来还回去闹了一场,也不知道她是怎么应对的?没有他在身边,她有没有吃亏?

其实,李扶安自私地没有告诉他,苏若离已经离开了清泉镇,进京了。

顾章还以为苏若离依然住在顾家村呢,只是冥冥之中,他好似觉得这人群里有一股熟悉的感觉,让他不由自主地在人群里逡巡起来。

猎人的警觉,让他最好把目光停在了墙根边上的那辆遮盖严实的马车上。

不知道为何,这马车给他的感觉就是那么地与众不同!(未完待续。。)

一百一十九章 心系何处

顾章有点儿走神,眼光不自觉地就被那辆马车给吸引过去,只可惜,那辆马车的车帘子遮挡得严严实实的,里头的情形一点儿也看不见。

他身为凯旋而归的西征英雄,又不可能像个寻常市井小民那般死死地盯着人家的马车瞧。何况那马车普通得很,上面并无任何的徽标,让他想记也记不住。

无奈之下,他只好别过脸去,压抑住内心的那股好奇,专注地继续往前走。

待到凯旋大军过后,街上依然是兴奋的人群,纷纷议论着西征军的功绩。只可惜,苏若离在马车里并没有听到什么,世间所有的纷纷扰扰,似乎都融入不到她的心里了。

回到家,她有些无精打采。顾兰娘一心管家,顾墨又在屋子里苦读,自然也不知道外头发生了什么。

一家人至晚时分,安安静静地吃了一顿团圆饭,就各自洗漱了回屋歇着了。

第二日,苏若离依旧早早起来,来到三元堂。

一进门,李忠就一脸喜气地迎上来,笑得开怀万分,“苏姑娘,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咱们的名头算是名震京城里。听说昨日凯旋而归的西征将军要请你去给他医治伤口呢。”

“西征将军?”苏若离有点儿反应迟钝,“是李扶安吗?”

这个李扶安曾经来过三元堂,李忠也听伙计说过,自然识得他的。

他立即摇头,“不是。李将军虽然也去了西边,但他是归德中郎将。这位西征将军却不知是何许人!”

李忠虽然有亲戚在京中,但他不过是个普通的商人。这些事儿他也是一知半解的,只觉得自家药铺能被西征将军惦记上,那是大好的事儿呀。

“西征将军怎么知道三元堂?”苏若离不由纳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