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部分 (第1/4页)

且说苏若离上了马车之后。静坐了一阵,才命杨威赶车。

杨威有些担忧。不由问道:“姑娘,这都折腾了小半天了,要不,老奴还是带您回家吧?”

方才那一幕,简直快要吓怕他的苦胆。姑娘这么柔弱这么年轻,一个人竟然扛得住狂风暴雨,愣是把将败的局面给挽回来。这,该是多大的魄力,多大的手腕啊?

他一开始还以为这小姑娘也就医术超群罢了,心里虽然敬重,可还达不到畏惧。如今想来,这个小姑娘还不知道有多少他不曾想到也不曾见到的手段呢。

心里的那层敬畏更加深重,语气越发恭敬,就好似车里的人不是一个小姑娘,而是驰骋疆场多年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领兵大将一般!

“不必了,照常去三元堂!”车内的声音有些低哑,和刚才那份雍容那份淡定有些不大相同。

姑娘,许是累了吧?

铁打的人,经了这么一出,估计也该疲惫不堪了。

杨威如是想着,嘴里不由说道:“离三元堂还有一段路程,姑娘且先眯会儿,到地儿老奴再喊您!”

苏若离微微点头,却没有说什么,只是靠着车窗想着今儿这桩扑朔迷离的事情。

第二日,京中的茶馆酒肆就有说书人开始唱着一曲《巾帼行》:

素手退胡虏,城头娇颜笑。星辉照白霜,飒爽女巾帼。

谈笑有飞鸿,弹指下城池。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妙手回春术,名动天下扬。婀娜多笑姿,倩影徒留香。

荣华如浮云,不慕名与利。淡然回首间,倾国倾城貌。

杨虎在外头听来了,学给杨威听。虽然这曲子里并没有说的是谁,可是杨威那日经历了那事儿,直觉说的就是他们家姑娘——苏若离。

当时激动地面色通红,就和自家婆娘沈氏讲了。沈氏并没亲见那日的场面,还以为外头人说的是古代某位女子呢。不置可否地嗤笑了杨威一顿,到底没有敢讲给苏若离听。

可是再过几日,出去采买的时候,满大街都在议论着京中有一位女巾帼的事迹,说那女子如何一笑倾城再笑倾国、如何素手平民乱,连防守京中的大将都比不过这女子勇猛,云云。

沈氏这才信了,忙忙地买了些东西就回家去,先是把玲儿喊出来给她细细地讲了一通,听得玲儿睁大了眼。

后来娘儿两个又把这事儿当故事一般讲给苏若离听,倒是把苏若离给骇了一大跳,没想到那日的事情竟传得如此沸沸扬扬的,还把她传为京中巾帼了。

她其实只想做个普通平凡的女子,有一个简单幸福的家而已,可不想变成人人膜拜的巾帼。

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她苏若离再能耐,也不过皇城里的一介小小医女,怎么会比得过那些王公贵族呢?

为了这件事,她连着躲在家里好几日,都没敢到三元堂去呢。

听说,闹市区每日都有好多人等在那儿,想一睹京中巾帼的风采。

苏若离深深懊恼起来,那日,不该听了那黑脸将军的话,去劝退百姓的。

如今可倒好,她成了京中名人了,还成了人人争相目睹的大名人。

这若搁在现代还好,至少自己还能做个大明星,好好地赚上一把。

可这是古代啊,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的古代啊。她成了人人想看的人,这能是什么好事儿吗?

大周的女子,奉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规矩,平日里,鲜少有女子抛头露面的。她这样的,算得上异类了吧?

何况,她如今正处于风口浪尖上,皇上那里,怕是早就听到这曲子了。到时候,会不会更加注意她?

那她,还能逃得掉吗?(未完待续。。)

ps: 文中的《巾帼行》参照李白的《侠客行》,只是有感而发,没什么文采,亲们不要喷我啊。

一百六十六章 轰轰烈烈

苏若离不想高调,可是此时的她早就名动京城,不得不高调。

害得她都不想去三元堂,只想躲在家里好好地平息一下。

如今,慕名而来求医问药的人,都在三元堂门外排成了长队,恨不得亲眼目睹神医的风采。

虽然极不想成为观瞻品,可三元堂那个摊子她却撇不掉。

三日未去,李忠已经一头大汗脸跟苦瓜一样找来了,见了面,就跟苏若离抱怨,“姑娘,你好歹怜惜则个,我这都快要吃不消了,你瞧我这嘴……”他手指着嘴角让苏若离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