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 (第1/4页)

“我问你们,大家有没有觉得,战争年代时的所有大哥,都对孙殿英特别的客气吗?”吕方问

“怎么说?”豆子问

“孙殿英一生多次与委员长发生冲突并投敌,但委员长每次都能原谅他。他们第一次对面是北伐时期,那时孙殿英是战败方,如果说第一次北伐时是因为委员长战争年代需要兵源的话,那么他这一次正面对抗国军还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中原大战时他叛变了国军,战败后他又成了战俘投了张学良,张少帅入关之后他就又成了国军,虽然中央军的嫡系是黄埔系,但是这个泥腿子出身的孙殿英提出的要求委员长总是会答应他,委员长从不计较他以前的错误,每次都能给他一个军长的职务。抗战时他杀了鬼子之后又成了鬼子的俘虏,但是鬼子一样的没有把他怎么样,还让他当司令,抗战结束之后他又成了国军,还是军长,更奇怪的是他在解放战争中宁死顽抗,又被解放军活捉,可解放军也没把他怎么样,还派专人在牢里伺候他,你们不觉得这些事情很奇怪吗?”吕方问

“可能是他这个人比较滑头,沟通能力强!”王进说

“蒋介石和阎老西,冯玉祥和张学良哪一个不滑头?孙殿英一个草寇出身的泥腿子,能在这些老油条中间到处能吃得开,光有滑头怕是远远不够的吧!他在那个年代里能混,手里一定得有筹码才行!”吕方说

“什么筹码?”王进问

“什么筹码?就是东陵的那批东西!你们想想,这些老大哥如果不是同样惦记着那些珍宝,他孙殿英早就死上八百回了!孙殿英自己一定也深知这一点,所以他一定会很用心,很细致,的经营和保存着这批东西。”

大家想了想,感觉吕方说的很有道理!

拍卖公司的张大拿

这两天四个人哪也没去,专心的准备文物送拍和资料查找两件事情,这一天的上午老豆子先生驱车回来,说是北京有数家拍卖公司都看上了他通过中间人送传过去的玉壶和瓷器图片资料,下午就有一家公司来上门看货,让四人准备马上一下,下午把文物带到中间人那里去,给拍卖公司带来的专家进行鉴定。

吃完中午饭,老豆子先生开车把四个人和四件文物一起带上,开车赶去中间人那里。

“咱是不是有点太小心了,搞得像黑社会交易一样,现在文物拍卖是很公开化的,我们还找中间人,这样谨慎是不是有点过?王进问

“小心无大岔,咱这些东西不一般,拍卖倒是不怕,但我还是感觉小心为上,对了豆叔,那个中间人可靠吗?”吕方问老豆先生

“他是我的一个建材供应商,他平时也喜欢收藏,但是他的收藏品是低收高进,他也算个文物经纪,所以他认识不少拍卖公司的人,但是他并没有到过我家里,文物经营是他的付业,他的主业还是建材生意。”老豆子先生回答

车经过了呼市中心,一直开到城南,在一个单独有院的住宅前,五个人下车。豆子和吕方去拿后箱里的文物,打开后箱时吕方迟疑了一下,他想把那张康熙的经畦龙纹布留下来!

“怎么了?”豆子问

“这个东西暂时不卖!”吕方回答

“舍不得了?”

“那倒不是,只是这件东西的宫廷特征太明显!如果它也一起和另外的几件东西一起出现,我怕就会让别人产生怀疑!”

“没那么夸张吧?”

“小心点好,就是这个东西把我们引到马大哥家去的!中国的牛人很多,我们能看得出来的事情别人指不定也可以看得出来,你想一想,如果咱说玉壶和康熙官窑是无意流落到民间的,也许别人能勉强相信,但要是再搭上一张宫廷专用的经畦龙纹布,那就让懂点历史的人不会乱想也去乱想的,玉壶和官窑一起出现就已经冒很大风险了,所以龙纹布一定不要上了!”吕方决定扣下这张龙纹布!

“说的也是,那行吧,就按你说的办,小心点好!”豆子也同意

五个人进屋,和主人寒喧了一下相互介绍之后,就先在客厅坐下,主人姓李年过半百,胖胖的很是可爱,小小的眼睛溜圆,闪有一种商人特有的精明之光。

五个人刚坐稳十多分钟,就有一辆出租车驶进了李老板的大院,车停稳后打车上下来两位西装革履的男人,一个五十多岁,一个三十出头!

豆子跑去开门,屋里的几个人和老豆子先生也一起起身,到门口把两位客人迎了进来。

“李先生好,咱们又见面了,这位就是豆先生吧?我是北京XXX拍卖公司的工作人员,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