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 (第1/4页)

,虽然不再意味着坐牢或杀头,但也要在失去位置的同时,失去物质优惠,失去权力。他们在苏联体制下的这种处境,必定使他们焦头烂额,特别是那些曾出国并把自己与西方同等人物相比较的人。但是,若要在其中工作,他们就别无选择,只能接受该制度的条条框框。

第一部分

苏联体制

导言

苏联体制的终结是该体制的独有特征和特殊历史的产物。本书第一部分探讨苏联体制的起源及其在戈尔巴乔夫掌权之后的演变。其中第2章考察了1917年布尔什维克革命时苏联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的批评,以及他们关于替代性社会经济制度的观点。从这次革命到新社会成型,其间经历了10年的时间。对于20年代末在苏联建立特殊的社会主义模式的决定,以及随后出现的苏联体制的主要特征,该章都作了追述,并且分析了在苏联出现的新精英阶层的性质。几十年来,尽管苏联的经济问题长期严重存在,但苏联体制一直在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第3章分析了苏联经济增长的方方面面,同时反驳了在这一问题上的通行看法。该章介绍了1975年后苏联经济运行遭到严重破坏的情景,同时对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作出了一定的解释。我们发现,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计划既是针对苏联经济长期存在的问题,也是对1975年后经济状况日益恶化的反应。

第2章

社会主义与苏联体制

1991年8月苏联未遂政变发生之后的几个月里,苏联总统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仍然未能成功地挽救苏联,此时,他反复地提到了1917年的“社会主义选择”。这指的是20世纪最重大的革命之一,即苏联的诞生。布尔什维克于1917年在彼得格勒夺取政权之后,其领导人弗拉基米尔·伊利奇·列宁宣告:“现在,我们必须在俄国建成一个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国家。”

俄国的“社会主义选择”是早在70年前就已兴起的一场政治运动的首次胜利。1848年,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曾向全世界宣布:“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马克思和恩格斯谴责了资本主义,并预言一场工人起义将会用一种全新的、更为公平的社会制度来取代它。19世纪后半期,在欧洲及北美的所有主要国家里,许多工人和###的知识分子均为这种预言所吸引,相继组成了社会主义政党。那么,这种使他们谴责现存秩序并呼唤某种根本不同的社会制度的观点,这种在70年后激发起俄国革命的观点,到底是什么?

社会主义观

让那些从未读过《共产党宣言》的人感到惊奇不已的是,该书中居然包含了种种对资本主义的最高赞语,例如:

资产阶级……第一个证明了,人的活动能够取得什么样的成就。它创造了完全不同于埃及金字塔、罗马水道和哥特式教堂的奇迹……资产阶级除非对生产工具,从而对生产关系,从而对全部社会关系不断地进行革命,否则就不能生存下去……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可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相信,资本主义的巨大成就有其阴暗面——它们以剥削工人为基础,而恰恰是这些工人的辛勤劳动,才创造出这些巨大成就。工人阶级作为这些成就的创造者所得到的,却是贫困潦倒、朝不保夕的生活。马克思和恩格斯坚持认为,掌握生产资料的资本家掠夺了所有的利润。中世纪的世袭贵族被金钱贵族所代替。

社会主义者的批判并不止于早期资本主义所具有的不平等特征。他们还谴责周期性的经济萧条,此时,虽然商品需要持续增长,生产却停滞了下来。他们还声讨失业对新工人阶级所造成的浪费和痛苦,这些新工人对昔日小农或城镇工匠的安定生活仍然记忆犹新。他们还表达了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厌恶,在这种生产方式中,工人只是生产财富的商品。

党—国精英(3)

和空想社会主义者不同,马克思和恩格斯相信未来更高级的人类社会阶段必然来临,它不是来自向富人和当权者宣传社会变革有多么好的知识分子的言论,而是来自资本主义的主要牺牲品——工人阶级的政治经济斗争。列宁所说的“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国家”,正是以这种社会变革观点为基础的。无产阶级或说工人阶级注定要走的一条道路,乃是从为改善生活条件而自我组织起来转到为政权而斗争。最后,工人阶级将会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并在其废墟上建立起一个崭新的社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