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 (第1/4页)

�墓�依镒鲎鸥吖佟K樟�逄ㄒ院罅侥辏�樟�15个加盟共和国中的11个,他们的首领都是以前苏联共产党的高级领导。其中五人曾是苏联共产党政治局委员。既然有人说党—国精英被打败了,为什么我们统计出来的原苏联领导人在后起各国的领导层中仍占优势呢?

扎斯拉夫斯卡娅的下面一段话或许是对的,她说,在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之初,许多在传统体制下的中层和下层领导对党的新的领导人所倡导的改革是难于接受的。但是,真正的动力来自1987年前后开始的改革,我们上面所提到的改革的性质很快就发生了变化。从这场斗争的最终结果来看,我们接收到的消息是过时的。

事实表明:党—国精英中起决定作用的那一部分人,从怀疑改革很快就转变到以极大的热情拥护激进的改革——以资本主义来取代社会主义。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党—国精英为什么会拥护资本主义(1)

党—国精英为什么会退回去加入亲资本主义同盟呢?怎样看待他们对社会主义的承诺呢?要知道,这是他们过去都表示要遵守的承诺。对他们大多数人来说,这种表示是毫无意义的。正如我们在第2章中所看到的,苏联党—国精英中的绝大多数在方法上,都是注重实际的,而不是执著于某种意识形态。他们之所以加入共产党,是因为入党对他们在职务上的提升有好处。他们受到激励,不是由于献身于某一意识形态,而是为了追求物质利益和权力。通过入党和进入到精英阶层,他们确实可以得到钱与权。这种对党的态度,当1991年7月一个担任政府官员很长时间的人在被问及他是否是一个共产党员时,他作了很好的表述:“我当然是一个共产党员,但是,我不是一个共产主义者!”

在20世纪80年代,绝大多数的党—国精英都是追求名利和地位的人,他们从没有考虑过为苏联社会的未来选择方向。中央集权制不允许对建设社会主义的目标有丝毫的怀疑。但是,一旦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打开了人们对社会的前途和命运的讨论和争论的大门,不同的观点就找到了传播的捷径,这些党—国精英突然之间发现自己不得不面对这种讨论。

在20世纪80年代末,关于社会发展的前途问题,有三种相互争论的意见。戈尔巴乔夫及其同盟想对社会主义制度实现民主化和地方分权,让工人成为他们企业的主人,让人民在国家中获得政治上的自主。这种改革的方向使党—国精英受到威胁,他们手中的权力和物质利益方面的特权将会削弱。他们有可能真正成为人民的公仆,对人民负责,而不是做他们的主人。不管是在莫斯科某一国家部门掌权,还是在一家大企业当官,那些从事经济管理的人,就不得不对他们的手下放下傲慢无礼的老板派头,学会耐心做说服工作和学会妥协,而不是作出绝对命令。苏联政府官员平日里花言巧语,声称工人阶级的国家比西方有更多的民主,戈尔巴乔夫的这一改革措施虽然没有对党—国精英的职位作出很大的改变,但是,它却意味着这些精英分子所真正关心的物质利益和权力的减少。

党—国精英中确实有一些人相信社会主义的理想,而且坚持通过社会主义制度的改革来实现这些理想。戈尔巴乔夫在1985年至1991年的著作、演讲和行为表明,他从来没有放弃过社会主义民主的理念。在1992年10月,苏联总理尼古拉·雷日科夫坚持说他仍然支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他表示原来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目标“丝毫不包含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偏离”。他认为“转变经济体制、理顺社会主义内部的关系,使之更有效率”,这才是改革的正确的目标。叶戈尔·利加乔夫在最近出版的备忘录中甚至还把那些不友好的批评家当作是社会主义理想的真正信仰者。那些信仰社会主义的党—国精英,热情响应苏联社会主义改革和民主化的号召。但是,他们在数量上十分有限。

第二种主要观点认为应该回到原来的旧体制,只能作点滴的改革。共产党应该继续执政,应该继续在莫斯科指挥经济的发展,政治生活也应该回到勃列日涅夫时代,党—国精英为什么不能坚定不移地回到这一地位,就像他们告诉我们的消息中所说的呢?

大多数的党—国精英确信原有的体制需要作很大的调整。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旧体制越来越没有效率。这些党—国精英都不愿意为这种效率越来越低下的体制负责。如果这种效率的下降得不到有效的遏制,最后,他们是无法维持自己的统治的。不支持改革,党—国精英也会感觉到压力。在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