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 (第1/4页)

“说道咱这葵瓤镇的名字,可是有来由的!话说千年前,当时正闹灾荒,百姓都快饿死了,一位巡游人间的天神路过,见人们正挨饿受苦,便化身成凡人,自袖中拿出一把葵花籽,分给百姓,言曰回家把这葵花籽瓤放家中的米缸里,过得一夜,便会有东西吃。”

“人们听信了他的话,回家照做,第二天,好家伙啊!家家的米缸里,都满满的葵花籽仁!而且,似乎怎么吃都不会吃光!就这样,靠着米缸中的瓜子仁,百姓们都没有被饿死。”

“人们感激天神,却又不知天神姓名,无法设庙宇朝拜,只好把镇名改为葵瓤,以纪念天人的恩德。”老板说的头头是道,见大家都有听他的故事,颇为自得。

顿了顿,抹了把额头的汗珠,又开口,“当然啦,这镇名的来源,还有个说法。说是这个镇子的得名,是因为这葵瓤镇的形状。进咱这镇子的路口窄窄的,往里边来路面逐渐加宽,人家也慢慢增多。但由于两边附近都有高山跟树木,所以,镇内的人家的分布也较集中,并没有特别分散。家家户户的房屋连起来,形状还真是像是个葵花仁!所以啊,葵瓤镇这名字就叫开啦!”

又转向孙凌,“小兄弟,你别看咱这镇子不大,可是热闹的很。可虽然热闹,却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咱这小镇是难得的太平地方,外边啥也比不上!”

第六章 到处都是江湖啊

其实,孙凌最初来到镇上的时候,就听镇上一个姓吴的老大夫讲了这镇名的由来,她个人觉得,还是第二种说法比较可信些。

“恩,老板说的是,这葵瓤确实是个难得的好地方!而且最好的,还是刘老板的馄饨。”孙凌点头,普普通通的百姓,比起那些达官贵人,江湖侠客来,更加朴实可爱。

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天就是忙着生计,踏踏实实的生活。这里,就像是孙凌同父亲师兄曾经隐居的地方,一个小小的村庄,三十几户人家,家家鸡犬相闻,夜不闭户,每个人都亲切极了。

不过,有一点不一样,父亲同她隐居的地方就是个普通的小镇,没有什么深藏不露的高手,比如,一个馄饨摊老板!

刘老板听了孙凌的话又是哈哈大笑。继续跟客人侃侃而谈。

孙凌终于吃完了一碗馄饨,觉得饱了,于是付钱打算离开。

那老板一见,笑着把孙凌的钱又塞回孙凌的手里,“小兄弟第一次来,一碗馄饨而已,算是我请你啦!”他又用只有两人听得见的声音说,“上山的路挺难走的,放心,我们会看着的。一般人,肯定上不去。”

孙凌一听,连忙推辞,

“这怎么行,老板的馄饨摊子也是小本生意,我吃的满足,付账本就应该。”另一句话却没有回复。

哪成想那老板说什么也不肯要,“小兄弟甭客气,若是他日小兄弟再来葵瓤,想着来光顾我这儿就是啦。这次便算了,当交刘某个朋友嘛!要是再推辞,便是瞧不起我啦!”

老板两只蒲扇般的手,抓住孙凌的手腕,推推攘攘的。若是两人是动武交手,孙凌想卸下他手臂都不是难事,不过,孙凌看看老板热情的笑脸,见挣不脱,干脆也不再争,呵呵一笑,痛快的说,

“那好,在下谢过老板的馄饨啦,他日再来,一定来吃老板的馄饨!”老板听了,乐了,这才松开两只大掌。孙凌弯腰提起地下自己的小筐子背在身上,里面是她在山上采的一些药草。

转身看了看馄饨摊老板的笑脸,没有立刻离开,倒是从身上拿出个小瓶来递给那老板,边说,“老板最近肝火有些旺,想是忙进忙出也不及调理,我这个不是什么灵丹妙药,不过是些清火气的药丸,老板要是不嫌弃,就收下吧。”

看那老板似乎要推辞,孙凌干脆把药瓶放进他手中,“来而不往,非礼也,老板当我是朋友,请我吃一碗香喷喷的馄饨。

我一个乡野小郎中,也没什么馈赠的,这药,您要是不收,可就是嫌弃我了。”老板一听,又是哈哈大笑了几声,干脆的收下药瓶,说:

“好,那我就收下,改日不出摊时,咱们喝一杯!”孙凌说好,这才道别,动身离开了馄饨摊。

孙凌一路沿街走着,想着刚刚的馄饨刘老板,突然想到什么,在身上略微翻找了下,拿出一张薄如蝉翼的纸来,纸张上边写着两行字,纸张的背面,印着一个红色的图案,乍一看以为是蔷薇或者玫瑰,但细看才发现是火焰。

这两行字很特殊,即使是学富五车的人来也未必看得懂,可是,孙凌知道,上边写的是“五月十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