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部分 (第1/4页)

她这句话一说,李德淳喜极而泣,她说汝南公主会谅解他,足以说明古闺秀心中不再责怪他,已经想开了!

“好了,不要再哭了,过年就该开开心心的才对。”古闺秀劝道。

李德淳赶紧擦干眼泪,一个大男人在女儿面前哭的不成样子,他臊得脸都红了,可是内心大喜大悲的情绪,他又如何控制得了?

在僧人的带领下,两人在紧邻的两间厢房里住下。

等到晚上吃年饭的时候,主持请他们去膳堂吃饭,古闺秀原本还怕女眷跟僧人一起用饭不方便,但过去之后才发现,许多山下的香客不论男女老幼,全都坐在里面。长条的餐桌在大堂里绕了一圈,周围坐了近百人。

膳堂里虽然人多,但除了僧人多是些老妪老翁和妇人,鲜少有年轻女子在这里过年。古闺秀身姿高挑,模样出众,她身披青色斗篷走进来时,还是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

李德淳领她在空位坐下,立刻就有坐在身边的老妪问她为什么到庙里过年。

她轻声答话,说是来祭奠母亲的,老妪立刻露出关怀的神色,与她交谈起来。

虔心礼佛的人,除了有慧根的佛弟子,多数是些疾苦的百姓,或是贫穷疾苦,或是遇到天灾**,将菩萨当成精神的寄托。古闺秀听周围老人家说家常,听到家中有难的,她为之伤感,知道有些是生活好转前来还愿的,她也替他们高兴。

一顿饭慢慢吃下来,古闺秀似是尝便了人生的喜怒哀乐。

李德淳却有些担心:“早知道你这样感怀,就不带你来了,徒增烦扰丝。”

古闺秀摇头说:“我从小被爹爹呵护备至,都快要不知人间疾苦了,知道一些百姓家的事,也是对我的一种教育,教育我要知道珍惜、感恩和怜悯,我现在好好的生活着却为一些不必要的事烦忧,却不知有人能够活下去已是不易。”

李德淳望着古闺秀连连点头,心中对女儿有说不出的满意。

晚上,各个大殿里灯火通明,僧人和香客在诵经守夜,与寻常家里过年的样子十分不同。

庄严、虔诚而又温馨。

古闺秀买了一本《妙法莲华经》,李德淳逐段逐句的教她读。直至夜深,殿外又下起了鹅毛大雪。

李德淳说:“深夜寒冷,你不要守夜了,早点歇息,明天还要去梅林游览。”

古闺秀与他一同起身往厢房走去,路过寺庙后门时,李德淳在一个回廊中突然停下脚步,低声说:“你在这里等我片刻。”

稍瞬,李德淳身姿敏捷的胯下栏杆,三两步的冲到不远处的一个房屋中,低声喝道:“哪里来的小贼,除夕之夜入庙偷窃,不怕惹了天怒。”

一会儿就有孩子的哭声从屋里传出来。

古闺秀跟琬碧对望一眼,携手走了过去。

第六十章 雨中情(10)

黑夜之中,依稀可以看到一个瘦小的男孩儿被李德淳拎在手里,他们脚下有散落的大米和土豆等物。

男孩儿不停的求饶:“大爷饶命,我和妹妹找不到东西吃,快要饿死了,迫不得已才偷东西吃,大爷饶我这一次吧!”

他约莫不足十岁的样子,身上穿着两层破烂单薄的布衣,腰间用草绳捆着,还是赤着脚,像小乞丐一样,看着就可怜。

李德淳没想到是个小孩儿,当即也愣住了,顿了一下问道:“今天庙里对外施粥,你为何不去领吃的,却要现在来偷?”

男孩儿哭着说:“我领的东西被人抢走了,我半夜来庙里就是想看看有没有剩菜剩饭,看到这些粮食,实在没忍住才动手,我实在是太饿了,妹妹也两天没吃东西了。”

听他说的可怜,古闺秀说:“我带了些吃的,你随我去领吧,不管生活多艰难,偷东西总归不对。”

李德淳也没打算为难他,领着男孩儿一起回厢房,取了自家带来的酥饼、年糕、腊肉等物给他,并教育道:“你家若是没有大人,生活过不下去可以到城里的养济院,那里是朝廷专门设立收容无依之人的地方,行窃之类的事再不能做,万万不可走上歪路,记住没有?”

男孩儿感恩戴德,他从小没人教养,哪里知道养济院?如今有人给他吃的,还告诉他以后的活路,当即跪下给李德淳和古闺秀磕了三个头,这才背着东西离开。

送走男孩儿已几近子时,古闺秀收拾了之后赶紧歇息,第二天天还未亮就被寺庙里的人声吵醒了。果然如李德淳所说,新年第一天赶着来上香的人可真多啊!

他们起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