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部分 (第1/4页)

“行嘞,我现在就去,您就瞧好吧”

迈出厢房大门,我暗自在心中盘算着,该不该和我岳父和含琢说呢?如果不说我师出无名,如实说的话,他们恐怕还真的不能放我出去……诶?我不如含糊其辞与方唯清来个概述,只要我能和燕叔踏出方家大门,外面的世界还不是我一个人说了算么?打定主意,我加紧了脚步向前院儿的大客厅迈去。

第六十六章斗鸡(一)

经过我在方唯清面前的一番油嘴滑舌,老爷子终于答应我跟着燕叔帮忙了,不过原则有一:不准下墓,我表面上满口应允,但在心中想道:难道到了大野外你还能管的了我这两条腿么?

第二天卯时我随燕叔独孤璞二人准时来到前厅,李文昌父子早已在那等候多时了,与家人做了简短的告别之后,我骑上高头大马跟在独孤璞的马后顺着正门就、冲出了方家的大院儿。抬眼望去,滇桂大地在充沛的阳光下显得别样灿烂,呼吸着外面新鲜的空气,心里别提有多惬意了。行了不到一个时辰,李文昌在前面把马泊住,待众人也一同来到高处才发现,我们此刻正在一片高原的上面,前面浅浅的盆地里赫然驻了一个小小的村子,从格局来看应该是苗寨无疑。

李文昌手搭凉棚指向前方说道:“老英雄,前面就是苗寨,而且还是花苗。您混过大江南北,应该知道云南的苗族土著都是用毒解毒的高手,而这花苗是族内的佼佼者”

“小老儿的确是听过花苗的传闻,他们也的确是华夏诸族内用毒的魁首,据说十几岁的小姑娘都能够熟练用蛊炼毒”

“没错,花苗的族人无一不是使毒的行家,而且村内还有几个年轻人下过南洋,把他们降头术带了回来,我为了能给你寻得一个得力的助手,早在几天之前就通知了村中的男女老幼,告诉他们今天中午将于麦场举行比赛,谁要是摘得了桂冠,我便出纹银三百两来赏他”

“战争年月,十两银子就能养家一年,三百两纹银够一个五口之家生活三十年了”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但愿这三百两银子能够引出苗寨的高手来”

李文昌一拨马头,带着我们从高坡俯冲而下,不消半个时辰,我们几人全都来到村东头的麦场地里。那里早有的人在守候了,走最前面的是一个留着八字胡的胖喽啰兵,看样子应该是个小头目,眼见到李文昌放马过来,他一躬扫地道:“总兵官,一切都准备妥当,就等您发话了”。

“嗯”,李文昌满意的点了点头,“你在前面带路,把邓老前辈几人带到看台上,我去到底下瞧瞧,看这苗寨里到底来了有多少人”

“禀总兵官,这村落共有人家四十九户,人数三百三十人,这次除了十几个老弱病残的不能出屋之外,其余的都来了”,胖喽啰兵一板一眼的回道。

“那有多少人报名参赛呢”

“大约有六十人”

“人数倒是不少,不过我们恐怕没有太多时间逐一考察。邓老爷子,招上来的人终究是你的帮手,这遴选的尺度还是由你来把握吧”

“既然李老弟如此抬爱,我也就不推辞了,老夫初选的方法很简单,只需要文房四宝一套,大公鸡三十只”

“公鸡?”,李文昌不解的问。

“对,公鸡”,燕叔稳稳地回答。

“你们照老英雄的话去做,进村里抓鸡去”,李文昌朝喽啰们一挥手。

喽啰们刚要动身,李文昌仿佛又想起了什么来,补充了一句:“记得付乡亲们钱”

喽啰们领命下去抓鸡暂且不提,不到一炷香的工夫,麦子场里尘土喧嚣,全都是鸡鸣之声。村民从没见过这样的场景,开始七嘴八舌地胡乱议论。燕叔站在高处,清了清嗓子朝下面喊道:“乡亲们,想必事情的经过,李总兵的人早和大家交代过了,现在满清政府被外国人逼得气数已尽,我们大家伙儿要是想过上好日子,就不能再受清朝人的统治了,我们必须要起义,要暴动,要革了清朝皇帝老子的命。起义暴动要花钱,这钱从哪儿弄去呢?我们不能像以前的官兵只朝老百姓伸手要,我们要另想办法,云南在两百年前出了一个平西王吴三桂,这个狗贼没少了鱼肉我们云南的老百姓,今天我们就要掘了他这个龟孙子的坟墓,把他的墓葬品全都掘出来。如果这事儿真的得手了,我敢拍着胸脯子和大伙儿保证,以后你们顿顿有肉吃,顿顿有酒喝……”

说到这儿,人群中有一个老头儿接过话说道:“吴三桂的墓哪是说想盗就能盗得了的?”

“正是这样我们才更需要乡亲们的支持”,李文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