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部分 (第1/4页)

日俄两国谁都说不清楚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了,两方代表愈吵愈烈,始终也没谈出个结果来。昨天傍晚,日本的乃木希典将军率第三军进攻旅顺,两方正式撕破了脸皮开始打仗”

“哦……”,我假装镇定,喝了一口苦涩的啤酒,心里却紧张得像踹了十只兔子似的。娘的,敢情我们三人的无心之举竟然成了一场大战的导火索,倘若因此一役,日俄两方元气大伤,中国的革命党借此机会实现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宏愿,那我们三人也算是名载史册的红人了。想到这儿,我一口将杯中的啤酒喝尽,用满嘴的酒气掩饰心头的紧张。

我又给洪胡二人倒了两大杯啤酒,二话不说就给他俩灌了个饱。之后我将报纸取出,把几天前的战果摆给他俩看。胡老三在看完之后,他的脸色先是涨得发红,又是变得惨白,我十分不解,问道:“三叔,您这是怎么了?”

“事倒是好事,可旅顺口的老百姓却遭了殃”,胡老三咂了咂嘴,又摇了摇头。

“对啊”,我也敲了敲自己的头,刚才光顾着高兴日俄开战了,却没想到在他们统治之下老百姓的疾苦。两个国家在中国为了抢夺中国的资源而开战,一个中国人又有什么值得高兴的?经胡老三这么一说,我的心情突然由高峰滑落进低谷,嘴里的啤酒也变得异常苦涩起来。

“看来咱们是不能再在大连呆了”,胡老三考虑良久终于发话,“一来旅顺口距离大连太近,两方真的兵戈相见,咱们恐难以全身而退。二来,咱不要忘了这一行出来是为了什么,四哥托付咱们的事儿还没办完呢,咱下一步应该赶快返回吉林抚松,进大鸦山先去营救四哥出来”

“没错!”,我点头称道,“朝廷都萎靡到不想自救的程度了,咱一没人手,二没枪杆,空有一颗报国之心又能如何?还是先将四爷救出来再从长计议吧”

其实说这番话,我一方面是因为想救四爷心切,要早与家人和静玉团聚;另一方面,这一路来我没短了研究那本在大鸦山鼠洞中发现的《龙兴风水图志》,再加上在吴三桂寝陵的密室中挖掘出来的一本《前清龙脉图谱》,我基本可以断定,大鸦山内必定就是清朝龙脉的所在地。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哪个大丈夫不希望借着乱世这个大染缸脱颖而出成为治国平天下的明君?古来刘玄德有之,曹孟德有之,孙仲谋亦有之,我本身虽有此宏愿,但也苦于缺少天时地利的因素。经过这一年的外出历险,我的心智已然成熟,胆识和武艺都有大幅度的提升,从森田一役来看,梦蓉还在我的腹中种下了金蚕的种子,使我能够于险境之中自保其命,全身而退,这些都是上天赐予我的优势。如今中原诸国混战,天下急需各股民间势力揭竿而起,此为天时;而龙脉的所在地传言有金银满仓,无数的财宝可为起义所用,此为地利;龙脉里面除了有无尽的财宝之外,还是一个国家的命气所在,倘若我掌握其中的奥妙,又能够赢得人心,此为人和。天时地利人和占尽,我刘知焉也将会是这乱世中的一条豪杰,能够永垂青史之上了。所以关东一定要回,鼠洞还要再探,这或许关系到我,乃至全中国百姓的命运。

注:○1娘们儿吧唧,东北土话,意为办事不果断,拖拖拉拉,犹犹豫豫。

暂存

终于是搞定了繁琐的工作,松了一口气,将二十六章补全。今日DT日益猖獗,请大家继续

第二十六章 … 龙脉(一)

出了德租界之后,我三人从辽西大连出发直赶往吉林的抚松县。不得不说,这一路的见闻委实是太触目惊心了:山东到现在已经是连旱三年,闯关东的灾民顾不得其他,挤破脑袋冲开了山海关的隘口,像是大坝决堤一般鱼贯而出,他们抛弃了引以为傲的关内生活,去苍凉空旷的关外寻找生计。

关外在山东人的眼中是美好的。提到关东,许多人会说关东人天生热情、仗义,其实这话并不全对。关东人论来源,大多是山东、河北、天津等地的原住民。俗话说:三岁定终身,那人该是啥样,不该是啥样,该有个什么德行,不该是什么德行早在娘胎里就已经定性了,容不得后天的改变。关东人之所以处事豁达、不计小节,那是因为关东的日子太不好混,容不得你跟别人斤斤计较。在关内,别人求你帮忙之时,你首先要考虑自己的利益受不受损,手头的活计会不会因此给耽搁;而在关东,你是绝对不能推辞的。为何?你今天推辞了别人的一个请求,明天就会落下一个不仗义的名声,后天你家麦子收割了需要人手时,肯来没人来撑你面子帮你干活。所以在关东若想安身立命,最重要的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