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部分 (第1/4页)

粉嫩玉指捏着一小团火红,仿佛白兰上点着一颗朱砂,确实漂亮。可惜十三郎没有欣赏它的兴趣,只在想自己今天身上没带什么钱,你越是这样说,岂不是越让人尴尬。

小宫主在外面混吃,十三郎为她洗地不是一回两回,现在听老人家说它是嫁妆……这么多年,不定得多少钱才够。

“不怕,不怕。花儿姑娘误会了,老婆子的意思是,当嫁妆的豆子就剩这点,后来还会收呀!”

刘奶奶人老眼神精明,忙凑上来呵呵笑着说:“刚才说,仙人什么的?”

小宫主高兴起来,雀跃说道:“奶奶才来不知道,乱舞城每年都有仙人讲道,这几天正在征询民调,要不要一块儿去看?”

所谓民调,其实就是让普通百姓提问,话题不限。仙讯之前,学院会提前七天让学子们在各个讲道地点收集,能答者现场解答,不能答就先放着,待正式仙讯的时候一并讲出来。

答疑解惑,这分明就是一种另类教学;只不过针对的不再是能修道的人,而是所有乱舞居民;时间也不是天天有。通过这种方法,十年来城里人对修士的了解着实增加不少,假如对比凡俗见识,怕称得上天下第一。

好处显而易见,仙凡共存就在这种潜移默化当中形成,还有大家对幼童是否拥有道基明白了不少,学院选材时更有针对性,避免了那些忙碌的人们跑空路。此外还有一点,采纳民调的学子都是刚刚进入学院修行不久,其家人父母说不定就在人群内旁听,亲眼目睹自己的孩子高坛讲法,反过来学子亲眼看到父母亲族在下面听自己讲法,血脉纽带越发稳固,学院与凡间的联系自然也一日紧似一日。

可想而知,只要这种方式减持下去,待到第一批学子撑起大局的时候,乱舞城便真正成为一座钢铁之堡,再无什么势力可觊觎。

这就是十三郎的规划,入城前便已确定要实施,如今已上轨道。只是他从来没有真正过问,甩手掌柜一样。

“过年呢,热闹点才好。”

适才十三郎说他从来没有好好过过年,小宫主又何尝不是如此,以前没来乱舞的时候过过,可惜十年就忘一回,根本没留下什么印象。来到这儿第一个年是打仗被擒,接下去被一口气关了九个春秋;算来算去今年居然是她的处女年,难怪珍惜到不行。当然她自己就是修士,不会有什么问题要问,可她同时又是个孩子,焉能不好奇于那些百姓会有什么奇奇古怪的问题。因此小宫主明显有些兴奋,拉着刘奶奶的衣襟不停撺掇说道:“去看看吧,把柱儿也带上。”

不用说,这是行贿,还是为了嘴巴着想。尤其是听说红豆如此珍贵后,小宫主可谓下足本钱。

刘奶奶呵呵笑着,说道:“柱儿和爹娘一道去舅舅家,今天不在。”

小宫主忙说道:“那正好那正好,您老人家刚好有空。”

刘奶奶继续笑,说道:“远不远?”

小宫主连忙回答:“没事没事,我们……雇车,天黑前准能回来。”

刘奶奶回头看看屋内,又看看那一筛子红豆,最后抬头看看十三郎,“羞涩”说道:“太麻烦了。”

小宫主说道:“不麻烦不麻烦,麻烦什么呢,我叫人帮您看着。”

说着话,小宫主朝两边一边吆喝一声,让刘掌柜家的伙计好好看着门,让三元阁的侍女伺候红豆,俨然两家都归她管,权威到一塌糊涂。

这些都是小事,伙计侍女早就熟悉了她的做派,自然不会有问题,末了小宫主想起正事,回头冲十三郎叫道:“喂!没问题吧?”

当然没问题,哪能有问题,哪敢有问题。

……

马车悠悠向前,车内人声闲闲,八指先生本意是随处走走不问目的,如今被拉着去看神仙,虽无妨碍但不能不揭穿小宫主的私心,随口问道:“依莲叫你做的?”

小宫主一愣,知道瞒不过去便干脆施展无敌大法,央告说道:“她们也不容易,去看看呗。难说有什么要紧事,或者麻烦什么的。”

林家姐弟请老师参加仙讯,这很正常,可带着几大长老与之同行,这就有些不正常。不正常的原因有二,一是十三郎出关后尚未与几大族老正式会晤,再就可能真的有事,多半与仙讯、或者别的有关联。

十三郎对此心知肚明,拒绝两人自有他的道理;林家姐弟不懂,依莲借给小宫主梳头的机会提一提这件事,不失为聪明之举。由此也可看出来,他们姐弟两个在处世上的差距仍和当年那样巨大,十三郎认为小少爷不适合做城主,有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