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部分 (第1/4页)

‘我大宋相权过重,尾大不掉,虚相位,实六部。前汉,后汉。’

在这短话的后面,还附着不少人员的名字和相应的官名。

没错,这是蔡道向赵煦推荐的一些官员。

第一个人却是章惇。

当然,凭章惇的资历,以及其政治理念,就是蔡道不推荐他,人家也能安安稳稳地坐上丞相的位置。

可正是蔡道的这个推荐,这一次,章惇却是再也坐不上正相的宝座了。

蔡道的信中是这么写得:

章惇,陛下的李德裕也。此人的治政和军事能力在王安石手下众人当中都是出类拔萃。不过,他同蔡确有一个同样的毛病——权欲熏天。而且,他这个人几乎容不得别人的反对意见,就这一点而言,还是比不上蔡确的胸襟。用之可安天下,却不可居于相位。

三司使之职得其所也。

章楶,非常善于边事,洪德城之战,微楶,此城早就不保矣。

近闻,有人议,章惇即为丞相,因其为惇的族兄,不便久立边疆,欲调其任职江南,此诚为明珠暗投。其现职为环庆路经略使,现可升为环庆路安抚使,转任西夏事,数年之后,其必可为陛下得横山屏障。

且,重用此人,一方面,章楶的确是有此非常的军事才能,洪德城之战,已经充分展示了这一点。

另外一个方面,也可以利用这个理由,来就此安抚住章惇没有当上丞相的缺憾。

这是一举三得啊!

赵煦看到这里,都忍不住点了点头。

在回京后的众位变法派官员当中,其实,章惇的官职最难安排,因为,在元丰年间,章惇就已经做过枢密副使和门下侍郎。

这次回京之后,赵煦如果立刻任命章惇就任正相之职的话,那么之后呢?

以章惇的才能,肯定会立下大功的,可真到了那个时候,赵煦可就赏无可赏。

功高盖主,不管是对君主,还是对臣子来说,肯定不是什么好事情。所以,蔡道相信章惇,在想清楚这些之后,便不会在纠结于正相的位置了。

解决了丞相的问题,接下来,蔡道在信中先是谈了一下边防的问题。

其实,如今的大宋,相比于其他边境上,西军的情况其实反而比以往要更加好一些。虽然丢了兰州,以及割让了四个重要的磐堡。可是,战线的收缩,从一定程度上,反而让西军在边境上的防线却变得更加稳固了。

当然,这一切,还是归功于长安府的长久稳定之上的。

第423 照单全收

。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

这一切,当然是得益于长安府的稳定之上的。

因为蔡道原因,孙觉老爷子在长安府知府任上呆了好几年,有张叔夜和宗泽这两位未来的大牛帮衬着,如今光是长安府生产的粮食就足以满足整个西北本地驻军的军需供应问题了。

这一点,非但是宋神宗知道,就是赵煦自己也是心知肚明的。

反倒是已经常年没有经历过战争的辽宋边境却成了一个非常大的隐患。

赵煦心中明白,经过这八年的折腾,保守派已经把河北诸路的元气耗尽了,不管是汴梁城中的禁军,还是河北个州府县内的厢军,根本就不堪一战。

好在,这些年辽国的境况也同样不佳,昏君在任,奸臣当道。堂堂的一国皇后、太子被小臣诬陷致死,这在封建王朝并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可耶律洪基并不是汉武帝,他也没有霍光那样的能臣辅助太子。

如果赵煦对现状满意的话,对于河北的军事实力可以置之不理。可每一个宋朝皇帝都会有一个梦想,那就是收回幽云十六州。

赵煦自然也会例外。

所以,蔡道把在长安府表现卓越的张叔夜和宗泽推荐去了河北二路。蔡道是希望将河北西路靠近辽国的边境都交由宗泽统管,而张叔夜则在靠近渤海湾一个地方重新建立一座海滨城市。

而河东路的转运使的人选,蔡道则推荐的是张耒。

这位清官非常适合现在河东路的情况,镇之以静最为合适。

他还建议,这一次不要再招苏氏兄弟入京,一方面,他们年事已高,不适合再在路途上奔波,苏轼呆在杭州可以多做一些好词,而苏辙则可以将他安排在江陵府,就任荆湖北路转运使。

因为,赵煦一旦下决心迁都洛阳的话,粮食就成了一个大问题。而章惇已经将荆湖南路开辟成了一个大粮仓,苏辙只要维护好荆湖北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