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部分 (第1/4页)

老人道:“你名纪珠,你的两个兄长名字……”

纪珠道:“草民大哥叫念伦,二哥叫怀玉。”

老人门中默念:“念伦……怀玉……伦……”

老人略一沉默,恍然大悟,悚然动容:“那‘伦’,是指玉伦郡主?”

纪珠道:“是的。”

“不用说,你二哥跟你的名字,是皆有所怀念?”

“是的。”

老人轻轻一拍座椅扶手,叹道:“令尊实在是……唉!”

纪珠没说话。

纳兰口唇微动,想说话但没说出来。

老人话锋忽转:“你到京里来帮太子的忙,是玉伦郡主的保荐。”

“家父所以准草民来,也是为还老郡主当年那份情。”

老人点头轻叹:“皇族的家法,不知道拆散了多少有情男女,唉!”

只听纳兰道:“皇上!”

老人道:“心里有所感触,我只是这么说说,并不是想废除,也不是我废除得了的,难道我还怕谁听见不成?”

纳兰恭应一声,没再说话。

老人转望纪珠:“玉伦郡主保荐你来帮太子的,听说后来你反帮了老四,为什么?”

纪珠道:“您明鉴,纪珠并没有帮别位,纪珠也不愿卷入这场纷争之中,但是草民自来京以后,至今从无缘拜见二阿哥,二阿哥手下办事的那些位,对纪珠也一直不友善,倒是纪珠不知道为什么.”

老人诧声道:“有这种事,像你这么一个好手,太子怎么不加重用?”

只听纳兰说道:“几位阿哥之间,互相有派人潜伏,恐怕李纪珠始终没能见着真正是东宫的人!”

纳兰这句话,算是帮了东宫的忙。

事实上,他的话不能说不是实情。

老人连连点头道:“有可能、有可能,他们……唉!提起来让人痛心,这恐怕是千百年来,皇家的通病,唐太宗跟建成、元吉,不就是个绝佳的例子。”

纳兰道:“所以您也不必太生气。”

老人道:“你叫我不生气,可是我总不能看着他们手足相残啊!”

纳兰道:“千百年来,只生为皇家,就是这样,除非能看得谈泊,愿意终生闲散,这么多位阿哥里,这样的也并不是没有。”

老人点头道:“只有这样的,才真不让我生气、痛心,可是,没有雄心大志,也实在不招人喜爱。”

纳兰道:”这就是了,那您还生什么气?”

老人沉默了…下,转望纪珠:“你这次擒个喇嘛来,救了太子,有大功,该罚的,我都已经罚了,我觉得,只有太子身边有你这样的好手,我才能放心,我召你来见,一方面是要对你有所酬庸,另一方面是要告诉你,我打算让你跟随太子身边……”

纪珠道:“草民斗胆,请老爷子收回成命。”

“你不愿意,为什么?”

“草民就要回辽东去了。”

“这不成理由,令尊派你来,就是为帮助太子,期限当然是一直到太子登基即位,你为什么急着回辽东去,令尊当不会召你回去。”

“家父不会召草民回去,也没有召草民回去,只是……”

“你对太子没重用你,而一直耿耿于怀?”

纪珠淡然一笑:“老爷子知道草民的家世,李家没有贪图名利的人,否则不会远隐辽东摩天岭下,否则也敢夸朝廷重臣尽是李家人,不是老郡主的力荐,不是为还当年一份情,李家人根本不会到京里来,如此,对二阿哥的未加重用,草民怎么会耿耿难释?何况,诚如纳兰公于适才所说,那也不能怪二阿哥。”

老人微点头:“那究竟是为什么?”

“老爷子,如果为还情,草民擒喇嘛呈献,应该是情也还了,为二阿哥也出了力。”

“这我不能不承认,你的意思是说,实在没有理由再留在京里了?”

“是的。”

“那么我让你多留些时日,面子还不够大?”

“那倒也不是,草民也委实不敢,只是……”

“纪珠!”老人道:“我是皇上,是他们的父亲,我并不愿意这么做,可是我既立二阿哥为储,于情于理,甚至于法,都应该多加呵护,可是我日理朝政国事,不能一天到晚老为他的事操心,所以我不得不委派别人,他还有一段很长、很艰苦的路要走,没个能人跟随在他身边,我实在不放心。”

纪珠道:“老爷子的心,草民能体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