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3部分 (第1/4页)

是九妙宝鼎出错了吗?

肯定不是!

身为一尊炼?尊炼制了不知多少灵丹妙药的绝世宝鼎,都足够资格充当丹药界的老祖宗了,怎么可能出错?

那就是他们错了!

沈浩天和莫灵海飞快地互望一眼,皆都能看到彼此目光中的震惊,对丹方任何一丝的改变,也就意味着药效将会发生天差地别的变化。

九妙宝鼎这么做,又会炼制出何等品阶的“上清九窍神丹”来?

这一刻,一众丹藏院老古董神色皆都变得庄肃无比,将所有心神都放在了宝鼎中,细细感受着其中的每一个变化。

这时候的他们哪还有一丝丹道大宗师的气派,反而像一群乖学生般,正在聆听一位德高望重的先生讲解丹道奥妙,全神贯注,一丝不苟。

“万物有灵,丹亦有灵,灵自何来,曰道,道本无形,丹以阐之,上感天机,下孕为丹。”

“炼丹之妙,贵乎一心,承万灵之菁,炼千百法门。”

“修丹,亦修道,道亦我心。”

“……”

宝鼎发光,轰鸣如天籁道音响彻,那缕缕飘渺恬静的声音飘荡,带着独有的韵味,令得沈浩天等一众老古董都听得如痴如醉,忘乎所以,时而惊喜,时而皱眉,时而微笑,时而手舞足蹈。

正是道有千般妙,各自悟不同。

通俗点说,这就好比讲道,一句话的妙谛,但落入不同人的耳中,体会到的妙谛却是各不相同。

宝鼎在炼丹,也在讲道,这一刻的大殿,反而像变成了一个讲道场,只不过学生换成了沈浩天等一众老古董。

轩辕破军等人立在一侧,他们对丹道并无多少造诣,可当聆听宝鼎讲解丹道之妙理时,也是多少有所领悟。

毕竟,达到他们这等境界,已是可以做到一法通万法通,见微知著,这丹道妙理虽晦涩无比,可终究也是三千大道的一种,所谓殊途同归,概莫如是。

在场之中,唯独陈汐显得最为无聊。

相较于其他老古董,他的修为境界,注定令他无法从宝鼎的讲道中体会到更多的妙谛,这让他不禁有些遗憾,但也谈不上艳羡。

丹有丹道。

他也有他的道。

所谓大道三千,各走一边,便是如此。

陈汐正经关心的是,由九妙宝鼎亲自为自己炼制的“上清九窍丹”究竟能蕴含何等惊人的妙用。

他很期待。

……

也不知过了多久,宝鼎的声音突然消弭,沉寂。

轰!

然后,宝鼎内部产生一股振聋发聩的轰鸣,哗啦一下,一行弥散神辉的丹药,犹如潮水般倾泻而出。

一刹那间,整座大殿都弥漫上一股沁入骨髓深处的药香,仿似能够让人的灵魂都沉醉。

这些丹药,一颗颗晶莹剔透,大如龙眼,上生九窍,每一窍内都仿似孕育着一个生命,吞吐神辉,释放清醇浓厚无比的药力。

它们甫一飞入空中,就像有了智慧灵性般,飞舞翩跹,竟似要离开大殿!

“收!”

见此,丹藏院院长沈浩天神色一凛,拿出一樽玉瓶,手掐玄妙丹诀,快速将那如潮水般的丹药一一封印、纳入了玉瓶中。

做完这一切,沈浩天双手虚托玉瓶,躬身朝九妙宝鼎道:“多谢前辈恩惠!”

其他丹藏院老古董也是齐齐躬身,神色虔诚,一副心悦诚服的模样。

“一饮一啄,一因一果,尔等助我,我助尔等,何来恩惠一说,若要谢,就谢那个年轻人吧。”

宝鼎开口,声音一如从前般飘渺恬静,慵懒中透着一股难言的沧桑气息,说完这句话,它便再没了动静,似又陷入了那无垠的沉寂中。

众人见此,直至许久这才都清醒过来,神色间难掩震撼感慨之色。

宝鼎器灵复苏,帮助陈汐祭炼了一炉“上清九窍神丹”,又顺手阐述丹道微义,令得他们也是获益匪浅。

这一切,都如同一个可遇不可求的机缘,活生生降临在了他们头上,令得他们这些老古董也是不得不感慨万千。

是啊,说起来,真正要感谢的还是陈汐这年轻人。

没有他,他们哪可能修复九妙宝鼎?哪可能获得大道气运的赏赐?哪可能得见宝鼎器灵,更是获得它开口指点丹道修为?

如果说这一个又一个的机缘就像一颗颗珠子,那么陈汐就像串起这些珠子的一条绳子,没有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