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 (第1/4页)

而东海演习红方总指挥刘晨也确实这样做了。在接到通报之后,刘晨立即命令附近舰船围堵港口,空军航空兵第四师紧急出动。当接到前方“港口内空无一船”的报告后,本来就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的刘晨,撤销了命令。

原来,此次演习,统帅部都是提前一小时通知蓝方的,怕的就是演习还没开始就结束。

1938年4月26日晚十点,刘晨也率领自己的“黑鹰”号航空母舰编队离港,与海上的“神龙”号和“天虎”号航空母舰编队汇合,以警戒姿态在东海游弋。

蓝方的战略意图非常明显,就是以优势兵力务求在海上全歼红方海军编队;而红方则是在岸基部队的支援下,充分利用现在兵力,粉碎蓝方的进攻,给敌以重创,必要时全歼蓝方海军。

双方对比:水面舰艇方面,蓝方比红方多一个航空母舰编队;而水下舰艇方面,红方比蓝方多两个潜艇大队。同时,红方还有岸基航空兵及岸防部队的支援。可以说双方实力差不多,各有优劣。

4月27日上午十一时二十分,红方海军水上侦察机报告:“蓝方大型航空母舰编队正集结于钓鱼岛西北八十海里处。同时,在蓝方编队正东一百二十海里处,有日方大型水面舰艇集结。”

接到报告后刘晨大吃一惊:“这个刘浩应该不会是想打日本人想疯了吧!上次日本编队被自己击败后,那小子就一直想找日本人试试,以证明不比别人差,他不会是准备这个时候跟日本人干上一架吧!”想及与此,刘晨立即命令舰队向目标区域前进。

十一时二十二分,红方海军水上侦察机又发来补充报告:“日方编队由四艘航空母舰及四艘大型水面舰艇,估计是战列舰及十二艘驱逐舰组成。正与蓝方编队保持距离航行。

红方接到报告后,再次加快了航速,一边赶刘晨一边在想:“这小子该不会是想以此来设伏吧!”于是命令舰队改成攻击队形前进。

在刘晨往这儿赶时,刘浩也接到了蓝方警戒潜艇的报告:“鱼儿全部向网中游去!”

当红蓝双方舰队相距一百八十海里时,刘浩留下了四艘潜艇警戒,然后带领编队突然向西北方向急驶而去。他本来就是要让刘晨脱离岸基保护的,顺便浑水摸一下。现在目的已达到,再留在这儿就不明智了,于是就向北航行,让对手进入自己的设伏海域。不过临走时也没忘记旁边的日本海军,向他们发了一个明码电文:“不想死的你就跟上来!”

此时的日本军队也轻松不到哪儿去。本来嘛,中国在东海演习就令人紧张了。任何人就是用脚指头都可以推算出来,这次中国的演假想敌是谁了。于是日本政府让自己的六个航空母舰中的四艘同其他舰只组成特混编队,驶入东海演习区域之外,保持警戒。

先是刘浩的四个航空母舰编队停留在了钓鱼岛西北八十海里处,然后又是刘晨的三个航空母舰编队向此扑来。虽然中国对外公布的是两个不同的红蓝双方的对抗,可谁知道他们会不会趁机做出一些什么来呢?

直到刘浩的编队开始向北航行,日本人才松了一口气。虽然刘浩的口气不小,但日方的指挥官的忍耐功夫还是很了不起的,仍然只是慢慢的跟着并保持距离。

十二时三十分,刘晨接到报告:“蓝方已向西北方向驶去”。刘晨立即调整了部署:“命令两个潜艇大队,前出编队三十海里进行追踪并侦察水下情况;全体编队转向西北,并做好战斗准备;命令岸基航空兵部队的远程轰炸师挂弹……

4月27日下午一点二十分,从“神龙”号上起飞的侦察机发回信息:“发现蓝方大型编队,距离一百六十海里,方向正北。”

待命的各舰队立即做出反应,从“神龙”号上起飞了二十二架歼击机;“天虎”号上起飞了八架歼击机,十六架俯冲轰炸机;“黑鹰”号上起飞了八架俯冲轰炸机,十六架鱼雷轰炸机。组成了红方的第一攻击波,向蓝方扑去。各护航船只也摆出了防空阵型。同时,远程轰炸师的三十六架Y-2型远程轰炸联队也从机场起飞。

(Y-2型远程轰炸机,是中国最新研制的四引擎战略轰炸机。它的4台发动机单台推力为885千瓦,翼展米,机长米,高米,起飞重量32860公斤,自重24900公斤,最大时速为438公里,巡航时速为250公里,升限10700米,航程2980公里。装载了13挺13毫米机枪,载弹量8000公斤,最大载弹量为吨。

由于是新研制的,所以只装备了一个空军师,组成了一支远程轰炸机师。全师由六个远程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