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 (第1/4页)

病康复以后,这是因为所经历的世界矛盾进入了我们的意识。赫拉克利特确实还在使我们继续认识我们的日常世界…… 而这一点却只有很少的哲学家和世界诠释者能够做到。

。。

苏格拉底:雅典的讨人嫌

生平

苏格拉底并没有留下书面的东西。关于他的生平,我们只能根据其他人的传说描写。但这是很困难的。因为最重要的苏格拉底传记作者是色诺芬和柏拉图。前者说苏格拉底正直善辩,但也说他虚伪和媚上。而柏拉图则完全相反走向另一个极端:如果看一看他的《对话》,我们就不得不问,柏拉图笔下的英雄是否真的展示了苏格拉底的思想,还是野心勃勃的作者自己思想的写照。

可以肯定的是:苏格拉底出身于一个雅典的石匠家庭,本人也学会了这门手艺。而且,这也很符合他的外形(拳击手的鼻子、粗壮的体形、肥胖的脖子、铲子般的大手)。但他却宁愿到大街上去流浪,与他的同胞交谈,通过哲学讨论,了解他们的一些困惑。他是一个讨人嫌的怪才,遭到当政者的痛恨,但却受到知识青年的崇拜。也可以说是古典形式的鲁迪·杜奇克(上个世纪60年代德国学生运动的领袖…… 译者)。不同的是,苏格拉底是一个爱国者,在各次战争中都表现勇敢。然而,最终他还是被雅典的法官因所谓的“不敬神罪”判处了极刑,用毒药毒死。

朋友

苏格拉底十分讨人嫌,所以他的朋友也很少,但却都来自良好的有教养的家庭。其中的几个人,如少年亚西比德,甚至和他有同性恋关系。总之,他的一些有影响的朋友,在一段时间里帮助他抵制了当局的迫害。但当他在法庭上严肃地建议,不要把他处死,而是把他接纳进入精英大厅时,他的朋友也无法再保护他了,因为谁要是在法官面前说这样的话,就不可能指望获得减刑。

敌人

苏格拉底的最大敌人…… 尽管听起来很荒唐…… 就是民主派。因为一个言论自由的社会成员很难接受苏格拉底的看法,他认为民主派的言论实际上都是无用的,仔细观察不外乎都是偏见和模棱两可的东西。

女人

在哲学家的妻子当中,恐怕没有人比苏格拉底的夫人更为有名了,她就是赞替帕。很难说,她是不是使她的夫君不得安宁的母山羊…… 尼采反正是这样说的:“实际上,赞替帕把他们的家弄得不像家而像个地狱,使他越来越深入到这个特殊的职业里不能自拔。”于是,苏格拉底变成了一个流浪者不敢回家,而在大街上与人胡说八道。但另一方面,苏格拉底却从未说过一句妻子的坏话。当她把一桶水浇到了他的脑袋上,他只是说:“我知道,赞替帕发过雷霆之后,早晚是要下一场大雨的。”只有一次他不得不对女人发表了概括性的观点。当一个朋友问,他应该结婚,还是不应该结婚时,他回答说:“不论怎么做,你都会后悔的。”

思想体系

苏格拉底把自己定位为助产婆…… 一种帮助别人生产思想的助产婆。为此,他在大街上总是向行人提出听起来无用的问题,例如“你知道什么是德行吗?”如果那个人轻率地说知道,那他就会把那个人卷入一场哲学大辩论当中,直到原来的自信荡然无存。到了最后,就只剩下了一句真话,那就是:“我知道,我什么都不知道。”但苏格拉底却不把这句话当作一种投降,而是当作一种挑战,继续追问下去,不断寻求其中的真理。

苏格拉底的最厉害的武器,就是摧毁对方虚伪自信和讽刺对方进行概念争斗的能力。有人批评他只相信魔鬼而不相信神灵时,他回答说:“谁是魔鬼?那都是神灵的误入歧途的儿子们!如果你敢断言,说我不相信神灵。而只相信神灵的儿子们,那就好像你在说,我只相信马驹而不相信马一样。”局外人当然会为之一笑,但他的谈话对象却不会像苏格拉底所期望得那样,开始怀疑自己,而是在大多数情况下感觉受到了愚弄。正是这种感觉,才使雅典人判处了他死刑。

苏格拉底的特色

苏格拉底生活在贫困和简朴之中,却死得正直,至死没有放弃自己的信念。当有人想帮助他从死牢里逃跑的时候,他却坚持要去赴刑:“我走向死,而你们走向生。到底谁的命运更好,只有神灵知道。”人们就是根据这样一些材料,把他塑造成为英雄和烈士,但在人们的心中,他却是个普通的人。

另外,苏格拉底显示自己的方式,并不是鲜明的立场,而是他提出的问题。而问题是无法进行批判的,因为人人都可以提问题。正因为如此,所以苏格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