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 (第1/4页)

期为1%;三个月为;六个月为;一年为4%。

金钱滚滚而来,布拉瑟尔成了当地最大的银行家之一。他有令人信服的天赋,总能给人带来快乐。在他看来,他的生活排场是最有说服力的广告形式。凡尔登的报纸多次报道他招待股东们的盛大晚宴和他邀请凡尔登的大资产者及同他一起打猎的卫戍部队的军官们参加的舞会。选举期间,他组织一些招待会和舞会,让他的朋友们在他的沙龙里进行秘密的选举活动,并借此笼络人心。

布拉瑟尔曾经在耶稣会学校求学。他娶了一位继承了很多遗产的姑娘。妻子给他生了三个孩子。大女儿弗朗索瓦丝是个褐色皮肤浅褐色眼睛的姑娘,她就是波伏娃的母亲。儿子名叫于贝尔,起这个名字是为了表示对他父亲作为守护圣人狩猎之神的敬意。小女儿莉莉是个有着金黄色头发玫瑰肤色的姑娘。布拉瑟尔夫人热切地爱着她的丈夫,但她的身上缺少母性,对孩子们只有一种理性的温柔。在凡尔登,他们住在位于花园中央的一栋高大住宅里。夏天,他们去海滩度假,冬天有时会去巴黎小住。于贝尔在一所耶稣会学校寄宿;弗朗索瓦丝和莉莉在瓦索修道院瓦索(鸟的音译)修道院位于巴黎塞夫尔街和荣军院大街的交汇处,因其第一位主人、著名的雕刻家毕加尔让人在此建了一个巨大的鸟笼而得此名。在大革命时期,这里被用作监狱。后来重新成为修道院,圣母会的修女们在此地教育年轻的姑娘们。它在外省设有分院。走读。这个修道院十分有名,贵族和大资产者往往把自己的女儿送到这里接受教育。1895年,在这里寄宿要花费一千法郎,在此执教的是圣母会中那些来自上流社会的修女。弗朗索瓦丝?德?波伏娃在她一生中经常回忆起她在瓦索修道院那几年的幸福时光。她所在的班上只有六个学生——四个穿黑色衣服的寄宿生和两个穿白色衣服的走读生。她是个好学生,她喜欢老师们关注自己。她感情格外丰富,因此母亲的冷漠和父亲对小她五岁的妹妹的明显偏爱让她痛苦。后来她把自己童年缺少的爱转移到了她的两个女儿身上,尤其是相貌和她极为相似的西蒙娜。

布拉瑟尔积极接受当时的新鲜事物。他是个优秀的网球手。他经常从事的这项运动当时还只是前卫的精英阶层的“专享”。他也是个优秀的猎人,常背着一把惹人羡慕的三响步枪和当地贵族一起去洛林的森林里打猎。他喜欢户外生活,常带着孩子们骑着自行车穿越阿登森林。在1900年以前,很少有人会像他们这样出门。他们的自行车服令人惊奇,尤其是女孩子们,她们穿着宽大的灯笼短裤,戴着挂有披巾的扁平狭边草帽,披巾随风飘动。幽默作家们在所有的报纸上挖苦他们:“那些骑着自行车朝我们驶来的年轻男孩是谁?他们骑了过去……竟然是些年轻的姑娘!”

我们可以想象后面跟着两个女儿的布拉瑟尔在洛林的村庄里会引起怎样的轰动。

长女弗朗索瓦丝梦想成为一名探险家,但这在当时有些不切实际,她应该结婚。她父亲自认为有条件和一个家境最好的家庭联姻,因为弗朗索瓦丝外貌出众,精通音乐而且声音甜美,她还有笔丰厚的嫁妆,足以吸引一名家境殷实的名门子弟。就在父亲想着将女儿嫁出去的时候,她却爱上了表兄查理?尚皮涅尔。尚皮涅尔拥有蒙帕纳斯大街上一间彩绘玻璃工厂的继承权。正在她筹划订婚仪式的时候,默兹银行遭受了厄运。

1906年是银行家布拉瑟尔的生活转折点。那一年,几件金融业务办得非常糟糕;布拉瑟尔第一次嗅觉失灵。他的至交没能再次当选,银行家失去了政坛要人的支持。他开始了一些冒险行动,如果行动成功,将会扭转局势,但是他没有这么幸运。这一系列的倒霉事直接导致表兄对这门婚事置之不理,他娶了弗朗索瓦丝的表妹 热尔梅娜?富里耶。为妻。加上还有些金钱方面的纠葛,布拉瑟尔余生都对侄子怀着难以根除的恨意。后来命运弄人,十六岁的西蒙娜?德?波伏娃爱上了查理的儿子雅克,她的外祖父大声嚷嚷:“只要我还活着,我的外孙女绝不嫁给尚皮涅尔家的人!”

在向她女儿求婚的人当中,布拉瑟尔看中了一个巴黎银行家的堂兄弟,并对他优待有加。此人受一名政治人物的保护,而且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乔治?贝特朗?德?波伏娃。

贝特朗?德?波伏娃家(1)

贝特朗?德?波伏娃家是巴黎一个官宦之家。西蒙娜?德?波伏娃的曾祖父名叫弗朗索瓦-纳尔西斯,他出生于1795年,那时正值督政府时期。他一生都在财政部任职,并被派往克勒兹省的阿让通当税务督察。四十多岁的时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