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 (第1/4页)

,要不是就是一次性,到人家里面去,带着去,要么是什么呢?你就干脆体积、面积小一点,这样的话就不至于出现被人家误会的意思,你到我家做客,拿的东西不是给我的,你是气我还是干嘛?

第二个特点,喜庆性,我们现在提倡移风易俗,所以过年过节也要讲君子之交淡如水,因为现在大家经济发展,说实话过去我们小时候,送什么瓜子啊,送什么糖球啊,给两三块钱买个什么东西,这个东西不一定被对方喜欢,逢年过节你去给过分的礼金,有的时候也会污染视觉,影响双方的关系,亲朋好友之间到不是不可以,外人之间还是恐怕要提倡礼轻情意重。一般情况下,我们过年过节送的礼物提倡送鲜花,送这种有良好文化素养的、文化品位的、文化寓意的礼品,比如一般过年过节我们可以送这样的一些礼物,我们值得提倡的,鲜花、书籍、音乐光盘之类的东西,过年过节到家里来我们听个音乐,欣赏一下交响乐、听一下传统音乐,老先生喜欢京剧,把他的偶像的京剧唱盘给他复制一个,或者诸如此类,那都是很好的,这比给他塞一两百块钱恐怕也不能说不对,恐怕这个礼品更受他重视,喜庆性的,有文化品位的礼物,所以我们强调过年过节的礼物讲品位,容易带,讲品位。

第三,逢年过节赠送的礼品,一般来讲亲朋好友之外不送食品,其实现在我不知道您注意过没有,有时候我们过年过节,比如我们过中秋节,这个食品搞得一方面我们浪费了大量的粮食,浪费了大量的包装,另一方面也搞得人际关系很微妙了,吃得了吗?吃不了,给别人吗?不合适,放那怎么办?浪费,还是提倡我们送那种有文化品位的东西,现代礼品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第二个方面,接待客人主要的问题。

接待客人,不管是单位还是个人,一般我们强调以下几个点。第一个点叫有所分工。你家里的人,如果过年过节不管是单位还是家里,你要有所分工,比如单位,那种商业性节日的话,要成立专门的接待班子,接待委员会,接待部门去管,家里的话,我们一般的情况下是有这样的分工,这是中国传统民俗,女主人是陪同客人,男主人是迎来送往。总而言之,你要有所分工,你要没有分工的话,有时候会很麻烦。比如,举一个例子,你家里一下子来了七八个客人,有老婆单位,有老公单位的,有爷爷单位的,有奶奶单位,甚至还有孙子和儿子单位,大家互相不认识,人一多闹腾,你要照料不够的话,会有顾此失彼之感,所以,这个事你是需要注意的。我们一般来讲,家里要有所分工,谁管谁,吃的谁管,陪着客人谁管,领着客人出去玩玩谁管,诸如此类,这个是应该有所分工的。

第二个点是什么呢?准备好足量的接待品。

第三个问题比较重要的是什么呢?就是对待客人要注意前后顺序、位置、座次的排列问题,一个客人没有问题,客人一多就很麻烦。

一般我们过年过节招待客人,排序的标准位置是什么呢?两个办法,第一个办法就是按先来后到的顺序排列,比如你家里来了亲戚,妈妈家的亲戚来了,舅舅、姨、爸爸家的亲戚也来了,叔叔、伯伯,这个座位怎么排?痛苦来自比较之中,你不可能说,局长坐第一桌,处长和副处长坐第二桌,一般职务的第三桌,谁要下岗的第四桌,你不合适嘛,太势利了吧,实际上这个位置就是先来后到,按照先来后到去排序,还有第二个办法,不排列,不排列什么?不好排列的排列。

我给现场的同志出这么个难题,我就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假定你这个单位搞商业性节日,你请了一些明星,这两个明星是同等水准的,同等到什么程度呢?比如我说得俗点,大家和电视机前的观众一听就明白了,那英和田震,赵薇和章子怡,水准不相上下,我现在让你介绍她们两个人,跟别人介绍你怎么介绍?

我碰到一个学生,他绝对聪明,他说我这么介绍,各位,非常高兴地向你们介绍两位著名的歌星,她们是谁啊?不用我说了,大家给她们掌声吧,不排列。

那来了两位小朋友,我怎么跟他们打交道呢?家里来了两位小朋友,小朋友好,大家好,你们好,不说张三李四好,瓜子水果放这儿,爱谁吃谁吃你们吃,不抓,先抓后抓就有顺序问题,痛苦来自比较之中,这个顺序有时候你要不注意很麻烦,得罪人、伤害人有时候不是原则问题,你不当回事,别人当回事,我们讲白金法则,它要换位思考。

比如我有一次到一个单位去,也是一个商业性节日,请了我是顾问,他们的主要领导陪着我,这个服务生过来上茶,第一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