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 (第1/4页)

市场的竞争是残酷的,职场的竞争更是激烈的,优胜劣汰的生存原则亘古不变。只有企业的拉动者才能成为最终的赢家。他们没有铁饭碗,却胜似拥有金饭碗,他们不仅能使企业获得发展和成功,更能淋漓尽致地展现自己的个人风采。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二章 每一个人都应该反思(1)

老板该反思:一招不慎满盘皆输

企业出现了问题,谁最应该先站出来?毫无疑问,是老板。老板是企业的最高权力人,企业出了问题,老板首当其冲。

吴晓波在《大败局》中谈到:“一个个国内很著名的企业,在它们花样年华的日子里突然灰飞烟灭,突然无声无息地倒下了!如同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突然枯萎所给人们的震撼。这是一个令人激动的年代,无数的机会令人心动,一个伟大品牌往往在一瞬间便打造而成;这也是一个冒险的年代,未知的风险又令每一个人不寒而栗,成功者往往在一瞬间灰飞烟灭。”

这无疑给所有企业的掌舵人一个最震撼的警示:要想企业这艘大船平稳顺利地前进,船长必须做到谨慎,一招不慎,将成为企业最大的剥削者。

有一个广为流传的管理学故事,说的是一群伐木工人在工头的带领下走进一片树林,开始清除矮灌木。当他们历尽千辛万苦,好不容易清除完一片灌木林,直起腰来准备享受一下完成了一项艰苦工作后的乐趣时,却猛然发现,需要他们清除的不是这片树林,而是旁边那片!

企业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此,所有人绞尽脑汁、千辛万苦地大干了一场,却发现方向错了,这会让所有人都十分沮丧。

在一个企业中,老板是最高负责人,行使公司最高决策权。其根本责任就是利用有限资源为企业带来最大的利润,如果老板出现错误,哪怕只是一点点小的失误,都会对企业造成莫大的剥削,不仅仅在剥削企业的利润,对所有辛勤工作员工的努力也是一种剥削。

的确,在剥削企业这个问题上,老板应该首先反思:

你在做某一个决策的时候是否能保持冷静,而不是一时的头脑发热;

你在制定某一项制度的时候能否做到足够全面,而不是一厢情愿;

你在交付每一项任务时能否考虑人尽其才,而不是任人唯亲;

你在评价某一个员工时是否能保持客观,而不是凭个人好恶;

你在说某一句话的时候能否三思,而不是因为一时冲动;

……

在一个企业里,老板必须时刻保持谨慎,因为你最有可能成为企业最大的剥削者。记住:这艘船不是你一个人的,上面还有好多人。

管理者该反思: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有一个很形象的比喻,说的是管理者在企业中应该充当什么样的角色的问题:

如果企业中的一个团队是一辆车的话,团队的管理者应该就是司机,而团队成员则是乘客。在行驶的过程中,乘客可以打瞌睡,可以看外面的风景,但司机的眼睛必须一直盯着前方,精力高度集中。

但遗憾的是,很多管理者职位变了,但思维还停留在员工的层面上。

很多企业的管理者都是由技术骨干提升上来的,松下也不例外。在很久之前,松下在开发小马达时,松下幸之助委任技术骨干中尾担当新产品研发部部长。

一次,松下幸之助正巧路过中尾的办公室,正好看到这位部长正在大汗淋漓地拆卸着部件,松下非但没有表扬他,却狠狠地批评了他:

“你是公司最优秀的研究型人才,但目前来说,你作为部长是不称职的。现在公司的规模已经相当大了,你即使一天干20个小时,也无论如何完成不了那么多的工作。作为部长,你最重要的任务是制造10个甚至100个像你一样优秀的研发型人才,而不是动手去做。”

松下的意思很明确,管理者应该做管理者该做的事情,而不是把主要精力放在具体业务上。管理者不应该把具体的工作任务背在自己的身上,而是要想方设法让你的下属把工作做好。很多企业中,部门经理忙得不可开交,而下属却无所事事,这其实是最大的浪费,对企业来说也是一种剥削。

第二章 每一个人都应该反思(2)

管理学中有一个很著名的信条:“不要把猴子背在背上。”说的就是这样的情况。

“背上的猴子”是企业管理中常见的现象。所谓的“猴子”,是指“下一个动作”。回想一下,你是否有过这样的情形:在走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