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 (第1/4页)

但是,没有办法,报纸上通栏标题写着,上面的任务布置下来,事关“伟大领袖的革。命路线”,“文。化大革。命伟大成果”,谁敢儿戏?

当时医院有硬性指标,说常规手术的百分三十,要用针刺麻醉,据说这是省里的要求,这是政治任务,必须完成。

薛益华记得,当时医院有位老兄,在政治处干活,耍笔杆子的。

那年头儿,这种人可以说是如鱼得水,活得很滋润,他不知从哪里搞来材料,拿着跑来找薛益华说,用样板戏可以做针刺麻醉刺激,能够增强麻醉效果。

薛益华听了,简直不知道说什么。

作为正经从医科大学毕业的医生,他觉得这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不过这位老兄到处游说,还说,这个在碧水一院搞成的话,可以总结材料报上去,啊……那个……那个……总之是好处多多!

居然还有人相信,同意试一试。

于是,医院就派人出差去购设备。

那个设备与一台收音机连接,能够把音频信号转换成电磁波。

样板戏唱起来字正腔圆,音色丰满,刁德一诡计多端,鸠山老奸巨猾,座山雕愚蠢透顶,音调有高有低,转换成电磁波,倒是很丰富。

不过当时医院条件可没有现在这么好,没有录音机可以用,所以要做手术,还要等收音机里有样板戏播放,才能开始。

好在那时候,样板戏满天飞,收音机里倒是不难找到。

那位老兄还坚持要用“红灯记”做试验,理由是,李玉和遭受日本鬼子严刑拷问,依然心红志坚,用这一段唱段,针刺效果肯定好,写材料也容易受到重视。

结果呢,可想而知,什么效果也没有,病人吱哇乱叫,外科医生只能不断增加局部麻醉药的用量,才算把手术做完。

事后几天,那位老兄对薛益华说,“小薛,你知道为什么那次麻醉没有成功吗?”

薛益华没好气的说,“怎么,你找到原因了?”

那位老兄神秘兮兮的说,“我查了,病人是富农出身,黑五类!看样子,意识形态问题是个严重的问题呢。”

现在的人听了,觉得这可能是个笑话。

可是,那时候,大部分人都不敢怠慢此事,即使反对,只能在心里自己嘀咕两句。

如今,年轻气盛的高干科主任林萧,居然表示要搞针刺麻醉,这不能不让薛益华有些担心起来。

就算是林萧医术精湛,可是这个针刺麻醉,确实有点儿不靠谱儿啊!

第二十三章 就是针刺麻醉!

“这个怕是不妥吧?”鉴于林萧同样是科主任,薛益华也不好说得太生硬了,他想了一下,就比较婉转地表示,“针刺麻醉毕竟有些不合时宜了,而且效果上也确实有些不尽如人意。”

事实上,针刺麻醉现在已经不是不合时宜的问题,很多地方早已对它口诛笔伐,认为这是特殊年代的特殊产物,是外行领导内行瞎指挥的结果,是封建迷信和盲目崇拜的结合品。

当然,现在自然没有什么人会上纲上线,但是从心底上来看,多数人还是会对针刺麻醉表示排斥。

毕竟现在的医生,都是经过系统学习和考核之后才走上岗位的,受到西方医学思想影响的他们,对于传统本身就有一种看不起的心态,更别说当年针刺麻醉闹出过多少笑话。

薛益华作为经历过那些年代的老医生,自然看得很清楚。

“小小一根银针,妙用无穷,但也要看用在谁的手上。”林萧对于这个问题,倒是避而不谈,而是不知道从哪里抽出了一根银针,在指尖上拨弄来拨弄去,宛如跳舞一般灵巧,看得周围几个人心中惊讶,没想到林主任的手指,竟然如此灵活。

“林主任这话是什么意思呢?”一名泌尿外科的医生听了,就有点儿不服气地问道,“中医这方面,我们也涉猎过一些,但是总体感觉而言,银针刺穴的作用却是不大,更多的就是心理暗示作用而已,指望用针刺麻醉,我看是行不通的。”

林萧不理会对方的挑衅,微微一笑道,“不是随便一个人就能够婉转银针的,传统医学博大精深,里面还是有很多优势的,银针刺穴自然就是其中之一,但也不是万能万应的工具。在实际应用当中,还需要考虑患者适合什么。”

接着他继续说道,“中医讲究辨证施治,虽然有些人也自称中医,但是连辩证都做不到,更不要说施治,至于说针灸一道,更需要对人体经络和气血运行,天时搭配有非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