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 (第1/4页)

张医生拱手道:“大帅不怪罪,民医已感恩不尽了,何言谢字?”

张作霖扳着张医生的肩膀,说得挺诚恳:“哥们,俺这不是向你赔罪了么?”然后大声地向众人宣布:“这是奉天府的神医啊,比那个叫啥华佗的有才!”

张先生连连摆手,说:“医者乃仁义之术,人命不分贵贱,施诊莫嫌贫爱富。我行医,富贵者不以参茸为丸,贫寒者不以竹茹为饮,心纯皆一等,高低无二药。”

张作霖击掌大叫:“好哇,真是讲究人儿啊!真是个好医生啊!”

张作霖不理众人的欢腾,挽起医生的手臂入室落座,抱拳请教道:“俺这结症是咋得的?往后还得屁眼儿插大葱?”

张医生微微一笑,说:“我说了,大帅您不生气吧?”

“谁生气谁就是王八养的!”

张医生道:“山珍海味给撑的。鱼生火,肉生痰,青菜豆腐保平安。”随手递去一方,写道:“常吃青菜棒子面。”

金老太在大帅府住了二十来天,他们被当做贵宾招待,顿顿山珍海味,很快就吃得腻歪,金老太神智迷糊,孩子似的嚷着要回家。张作霖军务繁忙,但不时过来探视干妈,请安问好。他说:“妈你别急,俺就是要报答你的大恩大德!”

这天,大帅府忙着打点行装,张作霖要进京调停直皖两系矛盾。大帅要走,先送别了赵前和金老太。临走时,大帅找赵前说话,唠些家常事,如几个孩子、做什么营生、吏治如何、地方百姓过得可好,等等。赵前起身,说全赖大帅的恩德,日子红火极了。张作霖摆手,制止道:“俺老张就烦唱赞歌!你挑实的嗑唠。”

大帅听得仔细,不时插话询问几句。看得出来,张作霖对煤矿的事情较为关切,他甚至了解东洋炭矿公司已将经营权转让给了明治矿业株式会社的细节。当听说安城的大煤矿被日本人控制时,不觉神色严峻,骂:“他妈的,小鬼子用煤,老张也用煤啊。”见赵前不解,张作霖就说铁路、兵工厂还有纺纱厂,哪个不等着用煤?大帅对日本方面的步步进逼心知肚明,气愤地说:“妈拉个巴子的,胃口真不小。”

聊到最后,张作霖忽然话题一转,问:“你念过书没有?”

赵前一怔,答:“回大帅,不到三年的私塾。”

张作霖手捻胡须,说:“比俺老张强,够用了。”

赵前不知何意,只好傻笑。张作霖又说:“想不想跟俺老张干啊?”

赵前吓了一跳,简直是受宠若惊,紧张得气儿都喘不匀了:“俺满脑门高粱花子,能、能干个啥?”

张作霖搁下茶杯,拿眼睛盯住他看了片刻,说:“你先回去,老张安排你做大事!”

金老太终于蹬车回转,张作霖恭恭敬敬地扶她上车,随车送了许多礼物。回过头来,拍拍赵前的肩道:“你小子好生干,把本事都拿出来!”

看见大帅眼里的寒光一闪,赵前的腿都发抖了。

运气来了铁也生辉。安城县郑知事等人争着为赵前接风洗尘,一连闹哄了好几天。席间说起中医张作霖的事情,郑知事内心庆幸,以手加额,连说好家伙,幸亏大帅宽宏大量,要是怪罪下了谁吃得消?转过脸来问警察局长,说县里事先一点儿都不知晓吗?你看看,竟然跑到奉天城里去了,我等却一无所知,公务事大疏忽不得啊!郑知事的话里分明有责备的意思,李局长脖赤脸红,连忙解释说先前派人劝说过的,谁知这医生忒倔,还说什么“祖宗之姓,父命之名,岂容更改”之类的话。郑知事初来乍到,也不想让下属太过难堪,语气放缓道:“同名者,同为人杰也。”众人喏喏连声:“那是那是,前车之鉴啊前车之鉴。”

没等赵前离开安城县,就接到了来自奉天省政府的命令:成立安城煤矿公司,由章铭出任安城煤炭矿公司筹备处主任,赵前为副主任,大家闻讯纷纷庆贺。赵前春风得意,顿觉县知事也不过是芝麻大点儿的官,宋凯斌之流更不过尔尔,大帅能叫上俺赵前的名号,他们算个老几?姓宋的竟敢闭门不见我!心里这样想着,语气神色就不免大咧咧的了,如同在老虎窝一样。可如今县城,最具轰动效果的不是他赵前拜会大帅,而是发电厂送电。县府、学堂和主要商号都拉线用上了电灯泡,老百姓都管灯泡叫电胆儿。电胆儿照耀了夜晚,引来许多人围观,人们惊讶,不知该如何形容这新奇的玩意儿,使劲地咽唾沫感慨:我操!据说有人通宵达旦地观赏光线忽明忽暗的电胆儿,更有甚者居然想借电胆儿来点火,吓得掌柜的和伙计立马制止:“你找死咋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