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部分 (第1/4页)

步枪,而且子弹只有不到五发

苏鲁边区,于学忠的第3集团军也由年初的10万人锐减至3万人,武器弹药方面,第3集团军比第2集团军也好不到哪里去,由于缺乏枪支弹药,于学忠甚至模仿西北军组建了大刀队,激励官兵用大片刀杀敌。

八路军方面,同样减员严重。

百战大战时,八路军的主力部队一度曾经达到250多个团,超过五十万人

然而,到了民国二十九年7月间,八路军的主力部队已经锐减到不足二十万人了,此时的八路军,比历史上还要困难。

因为历史上的冈村宁次并没有遇上岳维汉这个死对头,日军的封锁网络也没有遭到火箭筒的强力挑战,炮楼、据点的建筑强度要比现在低许多,八路军化整为零以后,还可以东边拔一座炮楼,西边打一个据点,好歹还能整点补给,可现在不行了,现在日军的炮楼造得那叫坚固,八路军就剩下干瞪眼的份了。

…………

石门,华北方面军司令部。

田边盛武不无兴奋地向冈村宁次道:“司令官阁下,‘囚笼’政策实施六个月来,华北地区的土八路,鲁中山区的孙连仲还有苏鲁边界的于学忠全都遭到了空前重创,这三股抵抗武装的战斗力已然大大削弱,几乎就是不堪一击了”

“嗯。”冈村宁次欣然点头道,“看来大扫荡的时机已经成熟了。”

田边盛武、平田正判还有司令部的高参们顿时神情振奋,终于要对非治安区进行大规模的扫荡作战了,从怀柔政策,到蚕食政策、再到囚笼政策,华北方面军历时两年多,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为的可不就是这一天?

田边盛武当下问道:“司令官阁下,您对接下来的扫荡有何指示?”

冈村宁次轻轻颔首道:“中国人有句古语,叫做先易后难,皇军的这次扫荡,也应该本着这个原则,首先荡平已然被皇军分割包围的土八路的根据地,然后再扫荡鲁中孙连仲以及苏鲁边界的于学忠,最后才轮到岳维汉的太行山根据地”

“哈依。”田边盛武猛然低头道,“司令官阁下英明”

…………

井陉县,39集团军司令部。

岳维汉、刘毅以及39集团军的一干高级将领们同样正聚集在摸拟沙盘前。

马占魁神情凝重地向岳维汉说道:“总座,南造云子从北平传来消息,冈村宁次已经调集了第24、第26、第28、第29师团,外加伪华北自治军四个集团军,三十余万人将兵分十六路,同时对八路军的各个根据地发起大规模的扫荡作战。”

“他姥姥的。”池成峰无比郁闷地道,“八路只怕是危险了。”

“是啊。”曹兴龙点了点头,忧心冲冲地道,“此前被小鬼子围困了大半年,八路不仅减员严重,武器弹药更是严重匮乏,如今以不到二十万疲惫之师,却要面对三十余万养精蓄锐已久的日伪联军,结果可想而知啊。”

刘毅叹了口气,说道:“唉,八路军的十几块根据地怕是守不住了,眼下最迫切的问题是要想尽一切办法,尽快把部队撤出来,只要部队还在,根据地随时都可以恢复,可如果部队都打光了,那可就什么都完了。”

“谈何容易?”高树勋摇头道,“经过长达两年的经营,华北日军已然构筑起了完整并且牢固的封锁网,被日军挤压在根据地内的八路军部队甚至连转个身都无比困难,要想成建制地突围绝无可能,化整为零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岳维汉闻言不禁轻轻颔首,历史上,八路军在反扫荡时就经常这么干。

“依我看,化整为零为未必能突出来啊。”陆秀峰不以为然地道,“如今华北的民心已经不再向着咱们了,八路真要是化整为零,搞不好就会在突围途中被日军各个击破,不如死守根据地跟小鬼子拼了,拼一个够本,拼两个就赚了”

“驴日的,你这叫什么馊主意?”牛大根没好气道,“如今的八路,三个人合起来还分不到一条破枪,子弹不足五发,手榴弹更是不足两颗,人家拿什么去跟小鬼子拼命?难道就让八路的弟兄拿刺刀去跟小鬼子拼?”

“那你说咋办?”刘奉生道,“不拼还能咋滴?”

“硬拼肯定不行。”刘毅摇头道,“不过,突围也的确不易呀。”

岳维汉叹了口气,向刘毅道:“参谋长,把情报立即转呈八路军总部。”

说此一顿,岳维汉又向后勤处长孟伯昭道:“伯昭,你跟迟殿文联络联络,让青帮的弟兄利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