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分 (第1/4页)

“将军,我建议把伯明翰的陆军第4装甲师向库尔曼调动,一旦苏军突破了加拿大第5师的防线,而空降部队又无法阻止住敌人的进攻时,即可投入战斗。从目前的情报判断,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应该没有足够的装甲力量可以投入到进攻当中。”

布隆伯格想了想,点点头说:“也只有这样了。”他接着补充说,“还有,布鲁克,你马上拟定一个撤退计划,万一形势逆转,陆军第3集团军和国民警卫队第6集团军都必须完好地回到田纳西北岸。”老将军刻意强调“完好”一词。

“那我们是不是做好放弃伯明翰、蒙哥马利和亚特兰大等城市的准备?”

“是的。我们要做好准备,但我们必须尽力避免这种准备付储行动。”

“是,将军。”

实在有点可笑,叶戈罗夫带领的这帮逃兵为了活命而狗急跳墙向加拿大军队拼命,并引来了兄弟部队的救援,这一连串的意外战斗反倒令珍惜兵力的布隆伯格等美军指挥官误以为红军大规模反攻的到来。也许刚才亲临司令部的卡维利将军那一翻话让大家倍感压力,从而使每个问题都受到高度重视,并进而被夸大了其严重性。

其实,特里利瑟尔虽然命令整个第20集团军进入临战状态,但他根本没想要借阿迪逊之机向对手发动新一轮的大规模反攻,确切地说,他根本没有实力发动师一级以上的反攻,仅仅是想救助可怜的第113装甲师的残部。

阿迪逊此时正被激烈的枪声的爆炸声笼罩着,居民早已逃离的小镇被炮火无情且猛烈地破坏,玻璃碎片、木屑瓦砾夹杂在高速的子弹和弹片中四处横飞。

双方都付出了巨大的伤亡,但加拿大军队没有后援,官兵死伤惨重后抵抗也逐渐停止。最终四面围攻过来的苏联部队终于在镇中心汇合了,一面布满弹孔的红旗插上了最高的楼房上。

叶戈罗夫上校兴奋地拥抱了率兵前来接应的700团三营营长布拉姆?摩拉迪诺维奇?扬克斯基少校。

“扬克斯基同志,太谢谢您了。”叶戈罗夫紧握着对方双手激动地说。这两天来一直在美军的眼鼻底下提心吊胆,现在回归红军,感动与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上校同志,欢迎你们的归来。这一路走路回来可真苦了你们坦克兵兄弟了啊。”扬克斯基热情地说,“我接到命令,美国佬现在出动重兵,正向这边扑过来。请您带上同志们向后方转移。新的战斗很快就要打响了。”

美国陆军的大部队正向阿迪逊这个只有几百人口的袖珍小镇聚集过来。

第四十四节 丢城将军

扬克斯基少校说的一点也没错。

上午九时,美国人发起了进攻,陆军第7装甲师第42团的两个营的坦克和机械化步兵总算通过了41号乡村公路,从南边向阿迪逊的红军杀来。轰隆作响的M60坦克借着步兵的掩护滚滚压上来,一时间,刚被战火蹂躏过的小镇再次陷入火与血的劫难中。

但是现在优势又回到盟军一边。红军第700步兵团三营的一丁点兵力根本不是装甲部队的对手。半个小时后,美国空降兵第601团一营也从东边赶到,苏联人不得不放弃阵地向西逃跑。盟军再一次夺回了阿迪逊。

布隆伯格将军非常高兴,成功地击退了对手一次反扑,虽然损失了加拿大军队一个营,但对手的企图毕竟遭到了有效遏制。

特利里瑟尔将军也很高兴,虽然阿迪逊最终还是回到了美国人手里,但他到底迎回来了第113坦克师剩余的一千多号坦克兵。

双方在阿拉巴马的大规模战斗也就此作罢。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基本无力再发动团一级以上的反攻。而美国和加拿大盟军则出于保存实力的长远考虑,也没有利用对手虚弱之机大举进攻。前两日排山倒海的装甲突击战现在已经让位于小规模的袭扰。

就在阿拉巴马的战线趋于平静的时候,美国大陆的腹地,红军新一轮的进攻**再次激起。

高加索方面军不顾连续作战的疲劳,一举推进了一百多公里,攻陷了堪萨斯城西面的托皮卡(Topeka)。广袤的中央大平原,无疑为全机械化的红军坦克集群提供了极好的表演舞台,兵力严重不足的美军根本无力阻挡决堤洪水般的红军坦克集团。

远东第三方面军的前锋在8月29号这一天进占了堪萨斯城东南郊的哈里逊维尔(Harrisonville),另一支先头部队则与乌克兰第一方面军会师于杰佛逊城(JaffersonCity)。从27日到今天29日,仅仅两天多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