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部分 (第1/4页)

“那我让第77集团军马上停止前进,准备返回佐治亚州。”特里利瑟尔打算配合大将的计划,把三路大军调回来,从东面夹击南下的美军。

“不不,你让北中两路连夜过河。”维拉迪米尔否定了手下的想法,“天明之后不要按照计划直接攻击格林维尔,而是转向东南与南路军一起攻击安德森,争取明天一天打下来。这样我们77集团军就汇合在一起,再寻找机会歼灭所谓的‘南卡罗来纳集团军’,即使不能有效歼灭对方,也能给第20集团军的行动作有利的侧翼掩护。”

“明白了,司令员同志。我这就去转达命令。”维拉迪米尔的眼光与应变的确让特里利瑟尔深感佩服。

听得出手下对自己由衷的敬佩,维拉迪米尔也满意地挂上电话,然后找来了北美战区参谋长涅钦科,开始下达新的命令:“把波罗的海方面军从蒙哥马利(Montgomery;Alabama)调到伯明翰(Birmingham;Alabama),明天中午之前一定要集结完毕。”

“不按计划把他们调到亚特兰大的盖恩斯维尔(Gainesville;Georgia),跟在77集团军后面?”涅钦科上将问道,“那样一来可以有效支援77集团军,二来还可以从东面阻断南下敌人向东南机动的退路。”

“莫洛斯·索洛夫维奇,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维拉迪米尔摇摇头说,“那里山地太多,不适合机械化大兵团快速突击。我的目的是想让波罗的海方面军在适当时机突击查塔努加,分割并包围敌人的南下部队。”

“我明白了,维克多·弗拉基米洛维奇。”涅钦科说着在记事本上速记命令。

“还有,通知其他所有方面军,明天务必做好所有进攻准备。告诉他们战役进程提前了。”

“好的。”涅钦科领命前去发布命令。

维拉迪米尔转过身,注视着悬挂在司令部墙上巨幅的地图。那画满了大大小小的红蓝箭头与各种线段的地图,就如同壮阔美丽的北美大陆,呈现在他的眼前,呼唤着他的雄心与豪气。

整个历史上,征战北美大陆的指挥官,从没有一位能像维拉迪米尔这样指挥着如此规模庞大,如此实力强悍,如此名将众多的军队;也没有一支军队能像他旗下的红军八个方面军,纵贯整个美国南方,沿着长达近五千公里的战线展开。自1814年英美战争以来,维拉迪米尔和他的近五百万将兵是罕有的让美国焦头烂额的军队之一,也是唯一一支成攻占据美国半壁山河的军队。如今,他指挥着强大的军队正发起新一轮的攻势,准备围歼对手残余的力量,向着最终的胜利前进。因此,可以豪不夸张地称维拉迪米尔为“美国之王。”

按照维拉迪米尔的部署,苏军迅速展开行动。77集团军的北路军和中路军连夜从架起的浮桥渡过萨凡纳河上游的哈特韦尔湖。涅钦科调动了亚拉巴马州南部所有交通力量,将集结在蒙哥马利周围的波罗的海方面军的五个师调往伯明翰。

美军方面,苏联红军正按照布鲁克斯将军的推测行动,唯一的意外就是从亚拉巴巴州南部调来的大批部队正向伯明翰集结。尽管苏军这个行动让布鲁克斯感到忧虑,担心自己一旦向南出击后这些部队可以从西南方攻击查塔努加,威胁南进美军的侧翼,但是将军还是下达了如期发起反击的命令,毕竟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第四十八节 磨溪山谷阻击战

亚特兰大时间,十月二十三日,交战双方终于迎来了战斗的**。

六时正,美国陆军第3集团军从查塔努加向南发起了强大的突击。第4和第7两个装甲师齐头并进,分别沿着75号州际公路和查塔努加公路(ChattanoogaRd)向南攻击。

两个师顺利地挺进,准备在著名的磨溪山谷(MillCreekValley)汇合后向东南攻击达尔顿(Dalton;Georgia)。然而前锋的侦察兵却报告山谷已经被苏联人布上重兵。

防守此地的是苏联红军第20集团军第213步兵师。这支在“蓝光”和“老虎钳”作战中表现平平的部队如今却要面临着美军强大的前锋。该师的驻防地段为达尔顿到卡尔霍恩(Carlhoun;Georgia)一带。按照特里利瑟尔的指示,师长亚历克…安德烈耶维奇…潘菲洛夫大校将三个步兵团主要配置在卡尔霍恩、菲尔普斯(Phelps;Georgia)和达尔顿。而达尔顿的第426团则将几乎全部的兵力集中在西北的磨溪山谷。

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