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部分 (第1/4页)

远晕业奶�壤戳烁鲆话侔耸�鹊拇笞�洹�

虽然如此,我也不敢太自以为是,赶紧小跑几步迎了上去,和董三爷握了握手,寒喧了几句后,自然又是礼让一番,给董三爷打开车门,让他先上了车。

车上陪着董三爷闲聊,这才知道墓地在昌平区长陵镇景陵沟附近。据董三爷说,那里地处天寿山的环抱之中,四周群山层峦叠翠,秋天枫叶艳红欲滴,南面隔山而望的就是十三陵水库,那里的墓园建在山上,地势还不错,很多人都说是一块风水宝地。

我笑了笑,告诉董三爷,其实墓园的风水好未必就等于墓穴的风水好。就像一件很漂亮的衣服,看着好看,但未必适合每一个人穿是一样的道理,衣服要合体才美,而墓穴也是一样,要根据不同的命格贵贱,选择相应的墓穴才行。

董三爷连连点头称是,说他自己也是道听途听,人云亦云,对风水玄学一术,他以前也无缘亲见,这回有缘亲自领教过后,实在是受益匪浅。

一路上,你一言,我一语,谈的倒也是投机,不知不觉间,车子停了下来。

等进入了墓园后,我让他们在半山腰先等着我,而我自己则登上了山顶,从上往下看了看。

脚下的墓园依山势而建,与十三陵水库隔山相望,依山傍水。园内建筑古朴典雅、苍松翠柏林立,群山龙脉贯连,水则河雾迷漫,还真称得上是一处福荫子孙的风水宝地。墓园占地面积甚大,依着整片山势,放眼望去,数不清的墓碑像站队列似的排的整整齐齐。漫山遍野都是洁白的栏杆,一眼望不到边际。

等我从山顶下来后,在董三爷的指引下,东拐西绕,才找到了他家族的墓穴。

这片区域的墓穴都是比较高档的家族墓。汉白玉的矮栏杆,栏杆前一对一尺来高的石狮子,两只石狮子之间是只石刻香炉,地面上一块黑色的大理石板盖着墓坑,后面是块一人来高的黑色大理石墓碑。这墓碑边框是一圈汉白玉,上面深浮雕双龙戏珠,衬以波涛,缀以山石,造型精美,雕刻剔透。

我直接便顺着墓碑往下看,一下子就愣住了,见墓碑上祖父下面的名字赫然刻着“董文廷”。猛然间脑袋就像被一柄大铁锤给敲了一下似的,嗡嗡直响,一片空白。

董文廷,不就是那个董大愣吗?东北大局的大掌柜的,我一下子彻底的懵了。重名重姓并不是没有,但是总不会这么巧吧?

一想到当年董大愣搬空金台吉的衣冠冢后留下的那句话,再想到董三爷手上的虎头腰牌,我心里这才恍然大悟。怪不得,我昨天给他算命时,说他爷爷杀戮重,他会那么吃惊,现在我才知道,原来还真让我给说着了,这就肯定没错了,董三爷就是当年董大愣的孙子,多尔衮的后代。

以前托李研调查过那董文廷,只知道他家祖上好像有一位满清的王爷,现在看来定然就是那多尔衮了!而董大愣本人育有两儿一女。其中大儿子在围剿中战死,而小儿子和女儿却失踪了,解放后一直没有音讯,如果估计的不错那跑掉的小儿子就应该是董三爷的父亲。

不过,据我们调查得知,当年董文廷被抓住后,可是被枪毙的,那个年代,枪毙一个土匪头子,是很难留下全尸的,怎么会葬在这里呢?看这墓碑还很新,明显没有多少年,肯定是董三爷近些年把坟移到这里的。难不成,这坟里根本就没有董文廷的尸骨,只是刻了个碑?

我正想着这些事的时候,大牙在旁边轻轻的碰了我一下,冲墓碑偷偷的挤鼓了一下眼睛,看来他也发现了这个问题。

董三爷一脸茫然,站在我们不远,也不敢吱声,静静的看着。

我平静了一下心情,又看了一眼墓碑,墓碑上另外的一个人是他的父亲,董占虎。

我便假模假势的绕着这座墓左左右右的转了几个圈,最后才慢慢踱回墓的正前方,抽出三支香后,点燃了插在了香炉内,从包里掏出罗盘,开始定位。

既然要做戏,自然要做的像一些。

本来我打算随便的摆弄两下也就算了,不过,等这罗盘掏出来后,眼见指针晃了几晃后,飞快的转了一圈,然后突然一头就沉了下去,无论我再怎么晃动,指针都是死死的沉在池底。就是不动地方。

当时我的脸色就变了,激灵一下打了个冷战,立时就出了一身的冷汗,手脚冰凉。这种情形再熟悉不过了,正是罗盘指针“八奇”中的沉针,指针沉于底,说明有阴气介入,我以前倒是就很少来墓地下盘,没想到这么巧,竟然在这里碰到了情况,突然发生了这种变故,我脸色突变,浑身竟然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