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部分 (第1/4页)

吴若钊皱皱眉,举步回了兰亭院。李氏正在窗下翻帐本算帐,阳光从窗外射进来,照着她鬓边竟有了几茎白发。吴若钊驻足片刻,碧云已经看见了他,连忙打起帘子:“老爷。”

吴若钊走进屋里,对李氏笑了笑:“做什么呢?”

李氏合上账本起身笑道:“雱哥儿就要成亲,许多事要准备呢。老爷跟姑爷说完话了?怎么也不留姑爷用了饭再去呢?”

吴若钊含糊答应了一声,看看那厚厚的帐册:“又要辛苦你了。”

李氏略有几分诧异:“老爷怎么说这话?本是我份内的事,何况雱哥儿娶的到底是永安侯府的姑娘,虽然是庶出,也是侯夫人带在身边养大的,自是不能怠慢了。”

吴若钊点了点头,将这话细品了品,心里有些说不出的滋味,想了想才道:“霄儿院里有个丫鬟叫孔丹的,没跟着去任上?”

李氏心里一紧,观察着吴若钊的神色道:“那边衙门房子小,咱们儿媳也怕带得人多被人说霄儿骄奢,因此只带了她身边的两个丫鬟。霄儿身边那两个大丫鬟,一个月白是老子娘来求着配了人的,自不好让一家人分离;孔丹熟悉府里的事,就留下来看院子。”

“这么说孔丹年纪也不小了罢?霄儿这一去就是几年,没得耽搁了人也可惜的,夫人瞧着给她配个本分厚道的出去也罢。那看院子的事,小丫鬟婆子们也是一样的。”

李氏虽不知他为什么会说出这番话来,却是正中下怀,连忙道:“老爷说得是,这些日子事忙,我也忘记了。说起来府里年纪大的丫鬟们也颇有几个该配人了,忙过了雱哥儿的亲事,我就把这事办了。”

吴若钊又点了点头:“辛苦你了。雱儿这次考取了秀才,好歹也不是白身了。他读书不如霄儿,将来能中个举人就行。”

李氏心想吴知雱内有父兄外有岳家,便是只中个举人,将来也照样有一番前程,遂点了点头道:“雱哥儿读书也还是刻苦的。”

吴若钊知她不愿多谈庶子的事,便道:“过几年霄儿回来,就给他们兄弟分了家也罢,到时候让孙氏跟着雱儿出去过。”

李氏越发诧异了:“老爷跟二弟还不曾分家,这下头……”虽然她也愿意孙姨娘离了眼前,但长辈还没分家下头儿子们倒分家,也没有这个道理啊。

吴若钊听了这话不由得笑了笑,暗想自己也太心急了些,便道:“也不是说如今。日后二弟那边也要添人进口,早晚这宅子是要住不下的。”

李氏满心疑惑地点了点头,吴若钊便说起了别的事:“这几日老太太可找过你?”

说起这个,李氏不由得就叹了口气:“是问过章哥儿的亲事。”

乔连章比吴知雱小一岁,今年两人一起中了秀才,可吴知雱已经有了永安侯这样的好岳家,乔连章的亲事却还没影儿呢,颜氏怎能不急。无奈她今年起身子已经大不如前,正月里因乔连波的事儿与阮夫人生气病了,竟然断断续续的半年了都没有大好,更不必说亲自出面去为乔连章说亲了。因此时常的催促李氏,有时还要让阮夫人也帮着去寻看。阮夫人连英国公府的两个庶子的亲事都不上心,何况是乔连章这个外甥呢。只是她已不住在吴家,嘴上敷衍着也就是了,却苦了李氏,时常的被颜氏教训。

吴若钊也叹了口气:“都察院有位刘经历,家里有个女儿也颇通诗书,今年十四岁。因不愿去选秀,所以想着许出去。”虽说当今皇上宽厚,并不强行限制适龄女子都要入宫参选,但做臣子的也要识相些,若是女儿年龄合适又没有婆家,不去也不好说。今年是给皇子们指几个侧妃,所以刘经历虽是六品官,女儿也在参选之列。不过皇帝宽厚,今年又定了九月间选秀,若是八月前姑娘有了亲事,就可名正言顺不去宫里的。

“刘经历是本分人,我想着你去拜访一下。纵然见不到姑娘,见着刘太太也是好的。”自来有其母多有其女,观刘家太太大致也可知道刘家姑娘是什么样子,“若合适就给章哥儿定了罢,到底也是父亲的外孙。”不看颜氏的血脉,还要看乔连章身上流着的吴老太爷的血,“且这事若了结了,你也少担些责骂。”

李氏心下有些感动,低声道:“我听老爷的,明日就去刘家拜会。”

☆、159 清良媛走火入魔

绮年有时候觉得;老天大概不想让她过得太舒心了;隔一段时间总要闹点事出来的。

比如说从今年生了女儿开始;她一直都过得挺顺心。秦王妃最近一心放在替赵燕平寻亲事上;又受了昀郡王有意无意的警告,无心找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