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部分 (第1/4页)

,其中一个便是柳雪,见了秦王妃因是认识的,便福身行礼。

柳夫人指着那妇人道:“这个是大儿媳,老二老三家的没见过世面不敢轻易出门,这个就是我孙女了。”

秦王妃连忙仔细打量。柳大奶奶三十出头了,容貌倒不怎么出众,只是与柳夫人一样,极精神,且对柳夫人也十分亲热恭谨。那个十四五岁的小姑娘就是柳逢碧,容貌略似其母却比母亲要秀丽些,一双眼睛尤其黑且亮,黑水晶一般左右看着人,一见便知是个性子活泼的。

秦王妃立刻抹下腕上一对翡翠镯子,给柳大奶奶和柳雪戴上。柳夫人忙道:“上回在宫里,已经蒙王妃赐了礼物,如何又敢接呢?”

秦王妃笑道:“这有什么。我瞧着柳夫人姑娘好媳妇也好,实在是好福气。”拔下头上一根雕桅子花的羊脂白玉簪子,拉了柳逢碧的手道,“就是孙女也是好人才,怎生的就都生到夫人家里去了呢?”

一番话说得众人都笑了。柳逢碧年纪虽然不大,又是刚刚进京,却毫不怯场,规规矩矩福身行礼谢了秦王妃,将簪子收下。柳家众人便告辞了。

柳逢碧上了马车,便拉了柳大奶奶的手道:“母亲,这簪子瞧着好生贵重。”这枝玉簪看着不打眼,却是通体没有一丝杂色,雕出的桅子花白生生的如同真的一般,花瓣翻卷,仿佛还能闻到香味一般。柳逢碧虽然不大懂这些,但触手觉得温润生凉,也知道这是好东西。

柳大奶奶不由便看了柳夫人一眼。此次进京,一则是让皇上对柳家放心,二则也是为了替柳雪和柳逢碧寻一门亲事。如今柳雪进了一次宫,这将来的前途必是在宫里了,便是自家人也做不得主,因此柳逢碧便成了京中有适龄儿孙的夫人们眼中的目标。

柳夫人笑道:“既是王妃赏的,你就拿着,这是京里的规矩。”长辈第一次见晚辈,是要给点礼的,但今日是跑到别人家吊唁,并不是赴宴,在这种场面上并不是给礼物的气氛。且秦王妃前次已经给了柳雪东西,今日说来便是要给只给柳逢碧随便一件东西也就足够了,却是不但又给了柳雪和柳大奶奶,还给了柳逢碧这样一件贵重东西,那必是有些别的意思了。

打从进了京城,柳夫人自然也要收集这些官宦勋贵之家的资料,知道郡王府还有一位三少爷没有定亲。

虽然是继室所生,但这位三少爷也是嫡出的,郡王府有家有业,就是将来他没有爵位,也少不了家产,更何况父亲是郡王,母亲是长公主之女,要谋个前程也并不难。说句不好听的,柳家大爷没什么大出息,倘若不是柳总兵在海战中立功兼了两广之兵,郡王府哪里能看得上柳逢碧呢?

柳夫人虽然是继室,但柳家家风豪爽淳厚,前头柳大夫人身子弱,自知天命不永,在过世之前亲自替丈夫物色了当时的邻家秀才之女。事实证明柳大夫人没有看错,柳夫人过门之后,不但对公婆孝敬丈夫体贴,且对两个继子十分关心。两个孩子呢,因生母终日卧病在床并不能照顾她们,如今来了继母却整日对他们嘘寒问暖,自然是觉得亲切的。加以柳大夫人过世前反复教导他们要尊敬继母,因此虽无血缘关系,却当真好得如亲母子一般。后头继母生了儿女,一家人也跟亲兄弟一般。因着这个,柳夫人对柳逢碧也当成亲孙女,又是柳家孙辈里的头一个孩子,其得宠程度与柳雪不相上下。柳雪是注定要进宫的,柳夫人就更要给孙女好生挑一个婆家了。

郡王府名声在外,人人都知昀郡王方正规矩,秦王妃温和宽厚,这样的公婆真是没处去挑。唯一的问题是这位三少爷与郡王世子的关系似乎不是太好,但有昀郡王和大长公主在,这点儿缺憾并不影响他的前途。且将来兄弟总要分家的,便是关系不大好,也不妨碍什么。三少爷自己又是捐了监生的,听说自幼读书也聪慧,勋贵世家子,又会读书,那前途正好呢。昀郡王是世袭罔替的爵位,他嫡出的儿子,即使不是世子,将来的路也不是普通官宦人家比得了的。

不过这话是不好当着柳雪和柳逢碧这样没出阁的姑娘面前说的,而且秦王妃不过是表示得亲热了一点,也未必就是那个意思。这嫁女儿是要端起架子来的,若是自己倒贴上去,纵然能成,姑娘在婆家也挺不起腰来。柳夫人心里盘算着,看见大儿媳略有些紧张地看着自己,便冲她笑了笑——这事可急不得,要慢慢来。

吊客都是随来随走并不多坐,但郡王府做为英国公府的亲家,却是少不得要多坐一会儿的。秦王妃跟阮夫人相互都看不顺眼,绮年倒是陪着阮盼劝慰了一会儿。

阮盼哭得最厉害,她是自幼就与祖母亲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