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部分 (第1/4页)

“行,这样也三四个人了,凑合着咱先开张吧。”沈云芳一锤定音。

之后大家分头行动。写信太慢,直接打电话。沈云芳负责通知大栓,李红军负责通知大姐夫,又打电话和陈静联系上了,问了问人家的意愿,当然得到的答案是马上动身就过来这边。

终于在马立国连番电话催促下,在十二月二十五号,最先一车皮的海鱼运达了首都。

在这之前前来支援的各方人马也都如期汇集到了首都沈云芳家的四合院里。

大栓是和她媳妇一起来的,家里孩子让王大娘看着,到时候让亲戚把她们祖孙三个送上火车,这边接着就行了。

李大姐家里却是只有大姐夫一个人过来了,但是屁股后面却跟来了两个,就是李红星两口子。大姐夫以来就很不好意思,他真的不是有意带着别人过来的,可是他收拾行李走那天,在火车站正好碰到李红星两口子,人家说是要来找二弟的,他这个当姐夫的也没法说不行啊。只能是和他们结伴过来了。不过他一见到李红军和沈云芳就赶紧的解释,这人真的不是他带过来的,他怕弟妹误会。

王丹也是光棍,来了之后就和沈云芳套近乎,他们两口子也不是来占便宜的,反正老二两口子也是要找人干活,那便宜别人还不如便宜自己大哥大嫂呢,他们两口子也能干活。

沈云芳看她那无赖样,最后和李红军还有马立国商量了一下,确实缺人,那就先留下来适用一下。

陈静那边居然也是两口子一起来的,原来自从陈静没有了工作之后,两口子就开始一起出去打零工,确实没动李红军给的那五百块。陈静听说红军这里要人帮忙,赶紧的就带着媳妇一起过来了,家里那边让寡居的丈母娘来照顾一段时日。

得,没想到原本就计划三个人的,结果来的却是七个人,这下人差不多够了。

第五百九十二章人多了事就多了

人来多了,那么原来的分配方案就不太合适了,沈云芳两口子和马立国两口子碰头商量了一下,最后决定采取按劳分配的方法结算工资。

因为这不是沈云芳自己的生意,所以没有办法让来的这些人都参一股进去,所以他们现在卖货,那就只能是给工钱。

沈云芳提出,卖货就以家为单位,每天拿货多少斤都要记录,回来后交相应的货款,然后每斤鱼给卖货的人五分钱提成,这样卖得越多挣的越多。

开始王丹还有些不高兴,卖一斤鱼才给五分钱的工钱,那一天才能挣几块钱啊。不过她不高兴也就不高兴了一天,第二天就高高兴兴的推着鱼出去卖去了。

因为他们的货种类比较全,价格也不贵,严格的说起来,比副食公司的鱼卖的还便宜点呢。再有就是现在是年前,大家都要买年货,而且现在这个天气,就是多买点早买点也没事,扔到凉台上就能冻住,所以他们的鱼虾卖的很好。

王丹第一天出摊,不是喊着让人来卖,而是她把三轮车推进某个楼区,就被老娘们一窝蜂的给围住了,然后就是你要一条,我要两条的,把一车的海鲜都给瓜分了,还有没买到的人,现跟她订货,她和李红星两个下午又推了一车海鱼过去也都卖完了。

一天算下来,别看她每斤挣的少,但是架不住量多啊,这一天,她就赚了十多块,把她乐得都要蹦高高了,心里一个劲的给自己点赞,来二弟妹这里就来对了。

要知道这十多块钱她就是干挣的,在这边吃住都在二弟那里,一分钱不用花的。

王丹这人虽然有些市侩,但是她也是个心思活泛的人,第一天他们两口子一起推车去卖鱼,第二天她就改变了策略。

先是两口子推一车鱼虾找了个市场,卸了货之后,她蹲守卖货,让李红星回家再去装一车,等他回来之后,她就让男人在这守着摊子,她自己推着三轮车扎到楼区里,这活还就她能干,因为她嘴皮子厉害,脸皮还厚,遇到啥人都能说上几句话,所以她出去跑。这一天下来,两口子两个地方卖鱼,挣两份钱。晚上一算账,好家伙,挣了将近三十多块。

其他几家人还真的就没有王丹这本事,也学着她的方法,一个人出去跑,一个人摆摊,到最后一天也都是挣二十多块钱。

王丹为自己能拔得头筹而沾沾自喜。

家里这边,沈云芳是不出去跑的,没课了就在四合院这边蹲守,给大家过秤记录,晚上收钱算账发工资,最主要的就是等着大鱼上钩。

果然没几天,就有一些单位的后勤人员或者是采购部找到四合院这边了。当然这几个人里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