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部分 (第1/4页)

媒体和公众大家一致认为将蓉城的机场修在清江境内是上上的选择。那样不仅有利于民航总局的中原布局,更有利于将清江打造成真正的江南门户,在网上已经有很多刚友开始撰文畅想了,清江被推向了一个从未有过的高度。

张青云开头还只是冷眼旁观。但到后来也渐渐察觉到了这里面的味道,这些消息虽然有很多都没有经过官方的证实,但是江南的许多主流媒体对这些东西都很热衷,那就至少说明省委的领导已经对清江的地位有了全新的考虑,而这些考虑也就可能预示着清江会有新的未来。

“叮……叮!”有人敲门。张青云应了一声,门被推开,段鹏飞进来道:“科技园管委会奚副主任过来汇报工作!”

张青云深吸了一口气,将手中的烟头一把掐灭,道:“让她进来吧!”

奚梅玉今天显得很精神,一身红色的羽绒服穿在身上一点也不显得身材臃肿,她一进门便道:“张书记好,我们科技园的发展形势现在是一片大好啊!”

张青云眉头一挑,道:“此话怎讲啊?先坐,我知道最近利好的消息多,你一件件的说吧,我听着!”

奚梅玉也没跟张青云客气,坐下来开始侃侃而谈!

为了避免科技园管委会和焦山区党委政府可能会存在沟通、协调困难的问题,谈守言升任政法委书记后。张青云已经将王丹东提名为焦江区新书记的人选,并得到了何茂森的首肯。

如果王丹东从管委会主任位子上去焦山区担任党委书记,那奚梅玉、应该会顺理成章的接替王丹东的位子。最近奚梅玉比较活跃,这很可能也是王丹东在有意的安排,张青云对这样的好事当然是喜闻乐见了!

奚梅玉情绪很高。除了汇报工作外,重点提到了最近盛传的清江新发展机遇的问题,清江在江南以及在中原地区的战略位置现在被很多人所看好,科技园的招商工作因为也受惠,沿海地区有很多知名企业都纷纷对清江科技园表示出了很浓厚的兴趣,有的更是向管委会发出了过来考察的要求。形势看起来是越来越好!

“书记,您看!我这里有份名单,记录的都是最近主动跟我们联系过的知名企业的情况,您过目一下吧!”奚梅玉有些激动的说道。

张青云抿嘴一笑,摆摆手道:“行了,你们工作有成绩,名单我就不看了!看来我们清江的发展确实是面临新的机遇啊!你这个喝过洋墨水的知识分子可以尽情的发挥。”

奚梅玉脸一红,瞟了张青云显的很不好意思,不过张青云这样一说她心中确实有些激动。科技园这个项目她是倾注了心血的,从以前经贸局就开始做这事,后来成立科技园管委会一直到现在,她一直都没有离开过这个项目。

她还清楚的记得项目开开始时的艰难,当时领导的失望和训斥自己的情形她至今都历历在目,科技园这个项目能走到今天这一步是很不容易的,奚梅玉因此很有成就感。

而这次随着王主任的工作调动,她自己要挑这个项目的大梁了,这种激动心情比以前就更浓了,现在又恰逢外界环境一片大好的时候。她对前途有些憧憬也是在所难免的事情。

屋子里两人有个短暂的沉默。奚梅玉忍不住偷偷的打量了一下张青云,她蓦然发觉张书记竟然如此的年轻,如果不是因为刚才一瞬间的分神,她几乎都忘记了这个问题。

两人在工作上长期的合作,奚梅玉已经习惯性的把张青云当成了领导,当初在雅兰酒店遇到的那个失足小公务员的影子早已经在她心里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果决、果断。勇于担当,敢于开拓的优秀领导的形象。

奚梅玉这一路走来,她清楚,清江科技园的发展能够有今天,张青云绝对是立下过汗马功劳的。清江科技园的发展一向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有几次甚至面临了巨大的危机,可是在关键的时候张书记都顶住了。抗了下来,她虽然没有参与这个过程,但她能够体会到张青云在这个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和心血。

“张书记,我听说将来我们清江和蓉城要合并成一个城市,有这样的事吗?”奚梅玉、道。

“胡说八道!这个提法早就有人提过了,我认为在目前还是不会的。理由就是各方面的条件都还不成熟。再说合并”张青云摆摆手说道,话说一半,他顿住了。

清江和蓉城合并不可能,但是如果省委正要重点发展清江,清江班子洗牌的可能性极大啊,一念及此,张青云脑子瞬间活分了起来。班子洗牌这对自己也意味着新的机会吗?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清江迎来新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