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部分 (第1/4页)

港城现在的这种城市建设思路,就是得过且过,在透支港城的发展前景,张青云现在既然分管这块工作,那自然不能让这项工作继续按照老路走了。

“张市长,黄陂新城这个项目如果要做,首先要交通先行,陆地交通是一块。更关键的是如果地下轨道交通能行,黄陂新城必定能起来。”万政治建议道。

张青云笑了笑,道:“老万啊,以后说话不要拐弯抹角的,你就直接说地铁线路要覆盖黄陂不就得了吗?”

万政治尴尬的一笑,脸色有些发红,张青云抬抬手道:“老万呐,可惜事情没有你我想象的那般简单。要想市委市政府坚定决心,我们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要解决好如何在财税增收压力下,搞黄陂新城开发这个问题。

黄陂新城要开发,开发黄陂早期需要做一些牺牲,但是财税增收的任务必须要完成,这就是矛盾嘛!”

万政治愣了一下,忍不住扭头仔细的瞅了张青云一眼,心中暗暗佩服。张青云的话可谓一语中的,一下就道出了黄陂新城项目建设现在遇到的最大阻力。

张青云如果要坚持建设黄陂新城,反对派势必要拿财税增收的问题来说事,一味的搞城市建设、一味的讲求人居环境,因此而影响了经济发展,张青云怎么能够得到常委会的支持?这还真是个矛盾啊。

“老万,回去我们组织开一个系统会,把黄陂新城建设妁问题论证清楚,不能再拖了,择日就要拿到常委会上讨论。”张青云斩钉截铁的道,心中显然已经有孓决断。

长远的利益和短期利益有时候总会有冲突的地方,张青云记得占江晖曾今对此有过科学的论断,占江晖认为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当维持一个平衡,不能够指望所有的人都有长远的目光。

而有长远目光的人要想自己的意志得到贯彻,最好的办法就是想尽一切办法打消短视着的顾虑。就黄陂新城这个项目而言,大家的分歧点已经找到了,如何以这个分歧点为基础,妥善想出鞘决办法,这就是要考验张青云了。

而就在港城班子在城建规划和建设上存在分歧的时候,黄海市举办了国际城市人居环境交流论坛,来自全世界上百所城市的主要领导参与了论坛,这其中就有张青云。

这段时间,港城政坛的氛围越来越紧张,主要的问题除了张青云和车小伟意见有分歧外,闫渊和车小伟之间在某些问题的认识上也出现了分歧。

目前港城处于经济结构调整的时期,除了要帮助一批有实力的企业站稳脚跟,确立核心竞争力外,对于一些已经成熟、稳定的行业要继续挖掘潜力,保证经济较快增长。车小伟认为现在政府面临巨大的压力,在这种形势下,党委在人事任命上应该尊重政府这边的意思。

说穿了,车小伟就是认为他目前承受的压力大,要趁机要人事权。殊不知人事权向来是闫渊最忌讳的东西,他怎么可能会在这方面和车小伟妥协?所以这样一来,又有了新的矛盾。

在这种多重矛盾纠结的情况下,张青云能够趁机离开港城到外面走走,也算是能透一口气了。

来到黄海,张青云感觉浑身都轻松了不少,目前的港城,大家都面临考验。所有的人精神都很紧张,在这种形势下,张青云还要处理纷繁芜杂的日常事务,其一天的工作量可想而知了。

从过年以后,张青云的日程几乎全是排满的,这其中连周六周天也不例外。毕竟张青云现在去港城的时日还不长,很多事情他要想摸透都必须要亲自走到,要亲力亲为,这对任何人都是一样的,几乎没有捷径可以走。

不过这段时间的工作还是卓有成效的,首先在城建这个大系统,张青云把大家拧成了一股绳,在团结方面做到了空前的程度。这其中张青云召开了多次系统会议,也使过了不少的手段,而最重要的手段就是针对万政治和李连成的,这一通忙活下来,张青云也算是确定了自己绝对的权威。

除此之外,张青云还通过多次会议,基本捋清了港城城市规划和建设的短期、中期和长期的思路,并且先将这些思路在内部大家思想得到了统一,这个成就绝对走了不起的,四五个局、委,大家能够统一思想,这让张青云有了非常充足的底气。张青云相信,有了这个底子,自己一定能够将此意志贯彻下去。

第三,在外部环境的营造上,张青云已经有了比较大的收获,张青云为了黄陂新城,先后拜访了政协、人大,听取了他们对此的意见,并将自己的思路和广大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有了广泛的交流,取得的成效还不错。

现在,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