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部分 (第1/4页)

另外,这封信里面涉及到的事情太过事关重大,信能够写得如此翔实,时间地点能够如此准确,写信之人对事实的经过肯定是非常的了解。

能够了解这么多秘密的人,很有可能自己也是那个是非圈中的人。

如果是这样,他又为什么会写这一封信?是正义感使然,是良心的不安?还是有其他的什么目的?这些都是未知,这些未知就给工作开展制造了相当的难度,张青云在处理这些事情方面不是第一次了,他深知事关重大,一个处理不好,后果绝对是灾难性的。

但是有一点张青云是清楚的,那就是现在淮阳政法战线的问题绝对不是一两次行动就能解决问题的。

张青云从上任以来,就在密切关注这方面的信息。

他一直没有行动,其实更说明了他对政法战线的重视,淮阳社会治安的问题,只是浮在表面的表现形式。

根本原因是淮阳社会环境,有滋生违法犯罪,乃至黑势力的土壤。

华东人都拥有特别强的山头主义思想,而黑势力往往就是拉帮结派,搞山头主义慢慢滋养壮大,最后能为危害社会毒瘤的,淮阳这种土壤倒处都是。

另外,淮阳东部临海,海路运输的通畅也给淮阳提供了走私的机会。

在整个华东来说,大部分地方都是一马平川,唯有淮阳多山地丘陵,方面走私团伙集结隐蔽,也方面大批走私货物的储藏、转移和销赃。

别的不说,近几年光海上武警巡逻发现的淮阳境内的走私案例,每年就有数十起。

而这种巡逻偶然性相当强,并不是属于例行打击走私的范畴,这种偶然性的行动每年都能查出这么多问题,而这几年淮阳公安局、海关那边的资料显示,现在整个淮阳的走私活动是每年都下降的。

近年来,一年查获的案子甚至还没有别人偶然发现的多。

这直接就证明淮阳的整条社会治安、维稳链条已经出现大问题了。

对这个问题张青云已经高度警觉了,对这个问题的忍耐力,他也到了极致。

要想淮阳的社会发展能够有大的突破,必须要有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投资环境,也就是说淮阳必须要是一个能给人以安全感的城市,如果这一点做不到,社会发展,黄淮合作都将受其影响,最后淮阳的整个前进的道路都将受阻,这样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所以张青云决心已定,必须要下重手整顿政法系统、整顿社会治安,打击走私犯罪,打击涉黑势力犯罪。

张青云做了决定的事,那就是必须要干的事。

而今天他就在为接下来的动作做铺垫。

他清楚,要想实现预定设想,第一点就是必须要有一个绝对可靠的领导核心。

张青云能够收到这种举报信,也就意味着淮阳从上到下,任何人和走私、犯罪黑势力扯得上关系都不是一件稀奇的事了。

而对张青云来说,他首先要确定的事就是萧寒和钟家华这两个人是不是可靠的。

钟家华在政府那条线有绝对的权威,海关的工作是他亲自在负责,公安局的章局长是他的直接下属,据说两人的关系还不错。

这些种种,都有可能让钟家华犯糊涂,如果他有问题,张青云的设想不全是空中楼阁吗?而萧寒就更重要了,张青云在整顿政法系统这件事情上,是让萧寒挂帅的。

现在如果主帅都不可靠,什么整顿政法打击走私犯罪等等都将成为一个笑话。

所以张青云今天处心积虑,把这封信给两人都了。

而且深入的剖析了这件事情的敏感性,叮嘱两人必须绝对的保密。

最好的情况是两人都能够守住秘密,那这件事观察一段时间,就可以按照既定部署去处理。

只要有一个人守不住秘密,马上就会引起广泛的警觉,这样问题就复杂了。

但是张青云也早就有了部署了,一旦造成紧张局势,他马上就会针对公安局所取得的成果给予重要嘉奖,然后在全市范围里很抓经济、狠抓黄淮合作等等方面的工作。

他有机会继续给人以假象,他相信,这种紧张持续不了太久,一定就会慢慢的化解掉。

到了那个时候,张青云对萧、钟两人的思想动态已经有初步的了解了,至少可以确定两人的可靠性。

那样就是慢活儿了,但是张青云还是有信心最终解决问题。

张青云的这种试探,他相信萧寒和钟家华心中也是清楚的,他从内心深处,是愿意相信两人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