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1部分 (第1/4页)

现在汪森没子张青云这面靠山,大家就再也没有顾忌,他汪森在华东的力量本来就弱,自己的屁股又不干净,别人一反扑马上便漏洞百出,没办法弥补,这才事情瞬间失控造成了眼前的局面。

不知过了多久,张青云轻叹了一口气,道:“老商,这个案子你们继续深入调查!把案情弄清楚搞明白,搞彻底!我的意见是不要有顾虑,同时也不要擅自做主张。

商东华认真的点点头,他能听懂张青云的话,张青云意思是让他胆子大点,不管谁涉案都不要怕。实际上,这话就是针对商东华请示是否能传讯汪森的回复。

但另一方面,张青云让他不擅自做主张,当然是让他做好保密工作,汪森有没有问题,有多大问题,先调查清楚。至于如何处理纪委暂时不做决定。

张青云长长的吐了一口气,道:“等案情清楚了,我们一起向吴书记汇报,让书记来定夺此事。”

汪森得到了张青云这样的答复,心中就有底了神色也放松了下来。实话实说,今天他来汇报工作心情是很紧张的。毕竟陵水的这个案子进展太快,事情一爆发便势如破竹几乎是一天一个新发现,很快矛头就指向了汪森。

这样的办案速度是以前从来就没有过的。一般来说,像汪森这样高级别的官员,如其真有问题,那也是非常不容易调查的。

毕竟能当上省委常委的高官,哪个不是有错综复杂的人脉关系?从下面的某一件事情,层层往上调查,调查到一把手的情况极少,常常是中间不知有多少弯李曲曲,最后案子也就只能不了了之了。

但是,这次陵水的案子明显不同,从接到有人举报土地拍卖暗箱操作开始,汪森就好像走过街老鼠,各种举报他的信息层出不穷,各省直机关像省国土资源厅、省住房建设厅反应速度很快,陵水在土地以及房地产调控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他们没用纪委去主动找他们了解情况,他们直接就把这些相关信息转到了纪委这边来了。

这样的速度和效率只能用惊人来形容,偏偏他们提供的信息全都真实可靠,对纪委的调查工作可谓是帮助巨大,作为纪委书记,商东华自己都为案情进展的顺利程度而吃惊。

而正因为吃惊,他更加不敢怠慢,他最近来张青云处汇报是越来越频繁,案情稍有进展他都来汇报一次。直至这一次,纪委终于可以将方向指向汪森了。

汪森离张青云近,这在华东政坛不是秘密,张青云也多次视察陵水,实际上也是给足了汪森的面子。而汪森来华东能够迅速站稳脚跟,并有今日的威望,可以说完全是得益于张青云。

商东华最早担心的是这个案子进展如此顺利,是不是有人借对付汪森来对付张青云。后来他才清楚,原来张青云早就对汪森的所作所为不满了,继上次敲打汪森后,又放出话去,批评陵水的党政工作搞得很含糊,陵水班子对陵水的未来很麻木,没有规划……

而知道张青云的人都明白张青云对汪森是彻底失望了,当商东华经别人提醒过后,他知道了此事,才恍然!

但是另外一个担心又来了,张青云对汪森不满,无非就是因为汪森不识分寸,打着张青云的牌子胡作非为。而汪森的这种行为,无疑是影响了张青云在干部群众中的印象。

但现在案件进展如此快,这么多人汪森身上泼脏水,是不是也有人在借势?也是在借张青云对汪森的不满,来扯了虎皮当大旗,推动了案件的进程?

显然,如果是这种情况,商东华作为下属,就应该要千方百计的想办法来替领导分忧,将这件事情处理妥当,不能让那些人得逞,从而有损领导的形象。可是他实在是找不到蛛丝马迹,只能是硬着头皮来汇报,希望张青云能够明白他的难处。

张青云能够做出指示,商东华当然是松了一口气,这至少表明张书记对纪委的工作是支持的,对他商东华个人也是没有什么意见的,这一点在商东华看来是非常重要的。

目送商东华离开,张青云刚要叫方寒,桌上的电话响了起来,他看了看来电,将话筒拿起来,却不做声。

“是青云吗?你不会连我的声音都听不出来了吧。”电话那头传来赵传低沉而富有磁性的嗓音。

张青云淡淡的笑了笑,道:“哪能呢?连大哥的声音都听不出来,我回去还不被佳瑶狠狠的教训呐!哦,对了,你给曼曼送的礼物收到了,小丫头神气得不得了,在学校到处跟同学吹嘘说他的舅舅是大将军,是开坦克的。所以你可能是共和国第一个开坦克的将军了。”

“哈哈。”电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