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1部分 (第1/4页)

而作为当事人的张青云,他对这些传言完全是不理不睬,他专心致志的一门心思扑在江南的事务上几乎上下班都是忙这事,晚上他常常还工作到深夜。

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是张青云处事一贯的原则。对江南的事情他有自信是一方面,但是他亦不敢怠慢。虽然凌祖红讲江南和华东不能比,但是,张青云去华东不过是做一个市委副书记,而他这次下江南则是一省之长。这个差别太大了,位置越高,责任越大,江南一省数千万人口,掌管如此大一省的政府事务岂能是一件容易事?

另外,张青云虽然对江南熟悉,但是他以前却从未站在一省的高度来考虑问题。江南一省一共十二个地级市、自治区,分别是武德市、武陵市,清江市、蓉城市、衡水市、绑阳市、澧阳土家族自治州、武阳市、楚阳市、衡南市、哪阴市、巴陵市。

这些地级市每个市都各有特点,张青云以前也就在武德、武陵、清江等几个市任过职,远远还谈不上对江南的全面了解,真要工作做到家,这些市甚至下面的县都需要要认真调研。

多年的从政经历让张青云明白,上位者最重要的走了解民情。

只要是一线的民情了解得越多越好,不仅要了解简单的生产生活的问题,还要了解意识形态、社会风气等各方面的问题。唯有这样,在做决策的时候心中才会有清晰的思路,才不会盲目。

张青云现在无法到现场调研,但他也自有办法那就是通过互联网的方式来了解情况。互联网的各种论坛,贴吧,政府网站等等这些平台都可以了解到很多信息。

虽然这其中有很多信息都是以讹传讹的,但是在海量的信息中总能筛选到有价值的信息。张青云这些年来,用这个办法调研已经成了一种习惯每次效果都不错。

书房,偌大一张全国地图挂在墙上,房间里面灯火明亮张青云背着手认真看着墙上的地图,眼睛盯住江南这个地方一瞬不瞬。

中原六省江南居南部,它东部临翰江省,北部接江北,南靠岭南,西依贵、川等几省,周边一共和六个省接壤。在整个江南六省位置是很不错的。

尤其是南靠岭南,和岭南仅一山之隔,这给江南带来了无数的机会。一般从岭南北上的火车、汽车都需走江南中转,首先交通便利这一条相对于其他中原几省就非常有优势。

另外,江南江北隔江相望,长江在这一带江流相对开始舒缓,长江两岸有大批肥沃的土地,对发展农业来说是相当有利的。

江南在气候方面更是得天独厚,四季气候分明但没有大内陆区那般大的反差,降水量丰富,有典型的温带气候,适宜农作物生长。在北部山林地区尤其适合茶叶等资源类农作物生长,这也是江南的一大优势,

张青云默默的在心里盘算中江南的种种优势,他越想越深,渐渐的,他眼前已经不再是地图上抽象的几个地名了,而是有了立体、鲜活的场暴。

江南的地形地貌由北向南,江南的各种农作物、经济作物漫山遍野的景象,江南的科技园、江南的特色旅游,江南的水电站,江南的水泥产业……

这些画面由宏观到微观,最后甚至还有很多熟悉的容颜在他脑海里面开始浮现出来……

“咳,咳!”两声很低的咳嗽,张青云一惊,眼前的种种幻想全部消失,回头看见赵佳瑶站在门口,一双眼睛脉脉的看着他。

“呃,你还没休息吗?”张青云说了一句没营养的话,一抬头看见时钟才九点的样子,他又讪讪的笑了笑。

赵佳瑶抿了抿嘴唇,走进来用手撑着腰欲坐在沙发上,张青云连忙过来扶她,道:“你不用管我的,我只是想一些事情而已。

赵佳瑶没理他,依旧抿着嘴唇,等了半晌,她道:“外面的传言我都知道了,你不用太往心里去。”

张青云愣了一下,知道赵佳瑶误会了,他也不解释,道:“什么不往心里去啊?你是棒的哪一方面的谣言?”

赵佳瑶轻轻叹了一口气,道:“你的心思我理解,也是的,江南那个地方不知有多少人都躲着,偏偏你却争着抢着要过去,真就那般在意么?”

张青云眯眼看着赵佳瑶,脸色没有变化,道:“你觉得江南不好吗?我生在江南,长在江南,对那里是有感情的。而且,你我两人也是在江南相识的,这些……”

赵佳瑶伸手抓住张青云挥动的手,脸上泛起丝丝的红晕,道:“你呀,哎,这不能混为一谈。你去江南我自然没有意见,但是组织肯定有组织的考虑,没有去得了也没有什么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