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 (第1/4页)

瑞丰想了一会儿才说:“他没对我讲什么!他——唉!他跟我说不到一块儿!我们只有手足之名,而无手足之情!”他的颇象初中学生的讲演稿子的词令,使他很满意自己的口才。“噢!那就算了吧!”晓荷的神情与语调与其说是不愿为难朋友,还不如说是激将法。

瑞丰,因为急于讨好,不便把谈话结束在这里:“晓翁,要打听什么?我可以去问瑞宣!即使他不告诉我,不是还可以从别的方面……”

“没多大了不起的事!”晓荷淡淡的一笑。“我是要打听打听,钱家有什么字画出卖没有?我想,钱家父子既都能写能画,必然有点收藏。万一因为办丧事需钱而想出手,我倒愿帮这个忙!”他的笑意比刚才加重了好多,因为他的话是那么巧妙,居然把“乘人之危”变成“帮这个忙”,连他自己都觉得有点“太”聪明了,而不能不高兴一下。

“你要字画干什么?这年月花钱买破纸?你简直是个半疯子!”大赤包觉得一件漂亮的衣服可以由家里美到街上去,而字画只能挂在墙上;同样的花钱,为什么不找漂亮的,能在大街上出风头的东西去买呢?

“这,太太,你可不晓得!”晓荷笑得很甜美的说。“我自有妙用!自有妙用!噢,”他转向瑞丰:“你给我打听一下!先谢谢!”他把脊背挺直,而把脑袋低下,拱好的拳头放在头上,停了有五六秒钟。

瑞丰也忙着拱手,但是没有冠先生那样的庄严漂亮。他心中有点发乱。他的比鸡鸭的大不了多少的脑子搁不下许多事——比打哈哈凑趣,或抢两个糖豌豆重大一点的事。他决定告辞回家,去向太太要主意。

回到家中,他不敢开门见山的和太太讨论,而只皱着眉在屋中来回的走——想不出主意,而觉得自己很重要。直到太太下了命令,他才无可如何的据实报告。

太太,听到可以搬到冠家去,象饿狗看见了一块骨头:“那好极了!丰!你这回可露了本事!”

太太的褒奖使他没法不笑着接领,但是:“咱们月间的收入是……”他不能说下去,以免把自己的重要剥夺净尽。“挣钱少,因为你俩眼儿黑糊糊,不认识人哪!”瑞丰太太直挺脖子,想教喉中清亮一些,可是没有效果;她的话都象带着肉馅儿似的。“现在咱们好容易勾上了冠家,还不一扑纳心的跟他们打成一气?我没看见过你这么没出息的人!”瑞丰等了一会儿,等她的气消了一点,才张嘴:“咱们搬过去,连伙食钱都没有!”

“不会在那院住,在这院吃吗?难道瑞宣还不准咱们吃三顿饭?”

瑞丰想了想,觉得这的确是个办法!

“去,跟他们说去!你不去,我去!”

“我去!我去!我想大哥总不在乎那点饭食!而且,我会告诉明白他,多咱我有了好事,就马上自己开伙;这不过是暂时之计!”

钱家的坟地是在东直门外。杠到了鼓楼,金三爷替钱太太打了主意,请朋友们不必再远送。瑞宣知道自己不惯于走远路,不过也还想送到城门。可是野求先生很愿接受这善意的劝阻,他的贫血的瘦脸上已经有点发青,假若一直送下去,他知道他会要闹点毛病的。他至少须拉个伴儿,因为按照北平人的规矩,丧家的至亲必须送到坟地的;他不好意思独自“向后转”。他和瑞宣咬了个耳朵。看了看野求的脸色,瑞宣决定陪着他“留步”。

小崔和孙七决定送出城去。

野求怪难堪的,到破轿车的旁边,向姐姐告辞。钱太太两眼钉住棺材的后面,好象听明白了,又象没大听明白他的话,只那么偶然似的点了一下头。他跟着车走了几步。“姐姐!别太伤心啦!明天不来,我后天必来看你!姐姐!”他似乎还有许多话要说,可是腿一软,车走过去。他呆呆的立在马路边上。

瑞宣也想向钱太太打个招呼,但是看她那个神气,他没有说出话来。两个人呆立在马路边上,看着棺材向前移动。天很晴,马路很长,他们一眼看过去,就能看到那象微微有些尘雾的东直门。秋晴并没有教他们两个觉到爽朗。反之,他们觉得天很低,把他们俩压在那里不能动。他们所看到的阳光,只有在那口白而丑恶的,很痛苦的一步一步往前移动的,棺材上的那一点。那几乎不是阳光,而是一点无情的,恶作剧的,象什么苍蝇一类的东西,在死亡上面颤动。慢慢的,那口棺材离他们越来越远了。马路两边的电杆渐渐的往一处收拢,象要钳住它,而最远处的城门楼,静静的,冷酷的,又在往前吸引它,要把它吸到那个穿出去就永退不回来的城门洞里去。

楞了好久,两个人才不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