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部分 (第1/4页)

不是说这种方式不好,只是大家习惯不同罢了!

成都出来的人大多比较休闲,北方和沿海很多人都很看不惯呢!

李建他们几个给我感觉应该是高干子弟,特别是李建,平时说话的那个飞扬跋扈啊,真的很嚣张,不过还好,在我们的面前不明显。

重生之风云再起 正文 成长(四)

章节字数:3341 更新时间:09…05…23 16:43

成长(四)

“今天哪个老师讲?”我跑到教室里坐下,问着身边的谷清。

“好像是俞老师。”谷清眼睛都不眨地看着手里编写的新东方教程。

“哦。”我嘴上毫不在意,但是心中对俞敏洪老师可是充满了期待啊!

新东方的三剑客果然名不虚传啊!

第一天来,上课的徐小平老师就给了我们所有人一个下马威,将来自四面八方自我感觉良好的人全部狠狠震了一遍。

“英语学习是一个枯燥的过程,枯燥是因为你必须要不断地重复很多同样的工作。练习英语发音是一个很重要的过程,如果语音不过关,你就无法分辨对方的发音,听力受挫,交流就非常困难,因此大家必须要有一个好的语音。”

“还要学会用西方人的方式思维。”

“用西方人的习惯交流。”

“在新东方,我们将会给大家创造一个尽量真实的语言环境,让所有人置身于一个处处可闻英语的环境。”

“在接下来20多天的生活中,在新东方的生活区,所有老师学生都尽量英语进行交流!”

……

当时所有人以为徐老师只是说说而已,但是接下来的生活让所有人差点崩溃,在新东方的生活园区,上至老师,下至食堂,小卖部的职员,居然全部用英语进行对话,无法用英语进行表达的,干脆就闭嘴,用手势。

如果不是偶尔老师嘴巴里还会说一些中文的笑话,估计所有人全崩溃!

学校广播里播放的是BBC,地道的英语不断地刺激着大家的听觉。

晚饭后的休闲是观看美国原声电影,是没有字幕的,看完后大家对电影进行讨论。

接连两天,所有前来参加突击学习的人居然很快适应了这种残酷的变化,我不得不感慨大家良好的适应能力。

翻开书,我等着未来留学教父俞敏洪老师的身影。

现在的人不会明白俞敏洪三个字意味着什么,那意味着70%的哈佛、耶鲁的中国留学生见面后会叫一声俞老师;意味着他的新东方通过培训将外语考试变成了“福特式生产线”;意味着他将会成为10年后中国青年心中的一个神话。

“Goodafternoon,mystudents!”爽朗的声音响起。

“Goodafternoon,MrYU!”现在的学生对这位创办新东方的掌门人还是比较尊敬的。

()

俞敏洪老师不愧是新东方的掌门人,精彩的讲解很快征服了所有的学生,让学生为他的精彩讲解而震撼!

“一起吃饭吧!”

虽然老师规定一定要说英语,但是在私下里,我们很多时候还是喜欢说中文,虽然这样的机会不多,还要躲着别人。

端着饭盒,我们几个人在宿舍后的花园吃着晚饭。

“对了,给你们讲个故事,是我同桌讲的。”王达端着盒饭笑嘻嘻地看着我们。

他的那个同桌我们都知道,特搞笑的一个人,生活阅历非常丰富,游遍了大江南北,现在想到国外去体验生活了,所以跑来考托福。

“他说啊,以色列人其实对我们中国很好,我们对他们一般。每次我们想要什么先进的技术,都会首先想到去跟以色列买,然后以色列人就特生气,‘别谈钱!我们是兄弟,谈钱伤感情!’以色列人对我们这么好的原因是因为在二战时期上海收留了一大批犹太难民,当时纳粹的势力很大,全世界人都不敢收留犹太人,但是上海收留了。这其实是因为当时的上海老百姓比较傻,根本分不清谁是谁,在我们看来,外国人都长一个样……当时的日军也把犹太人围在一个集中营里,没有杀他们,但不给他们吃东西。上海的那些老太太心肠软,看那些犹太人可怜就把鸡腿隔着围墙扔进去,于是十几个犹太人抢一个鸡腿。……”

看着我们专注听他讲的样子,王达得意地仰着头,

“他说他有个同学现在以色列留学,说在那里感觉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