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部分 (第1/4页)

这道奏疏终于将君臣之间多日僵冷的关系引爆。

李世民龙颜大怒。下令将牛进达拿入大理寺,程咬金李绩等诸多老将求情,李世民不为所动,旨意出宫门,金吾卫拿人。牛进达最终被关进了大理寺。

这个是令长安城甚至令天下震惊的事件。

开国功臣,从龙老将,因指斥时政而被关入了大牢,多位老臣求情而无果,李世民的绝情面目这一次尤为突显。

…………

消息传到太平村时,李素仍不敢相信。

史书里的李世民不应该是这个样子的,哪怕史书里掺了水分,也不应该偏差得如此严重,李世民的胸襟向来是他得到“天可汗”这个尊称的优点之一,善纳谏,广言路,开视听,这些都是贞观之所以成为盛世的基础。

如今,他怎可因言而罪人?更何况治的还是一位忠心耿耿的开国老臣的罪。

这不对!一切似乎都错了!

然而不管李素如何不信,牛进达入狱是铁一般的事实。

李素急了。

他从来不是什么大善人,贞观年里那么多人被下狱,有罪的,被冤枉的,形形色色成百上千,李素向来不理会,过自己的日子,少掺和朝政是他的处世原则。

可是,这一次入狱的,是牛进达。

李素无法视而不见,因为他真正将牛进达当成了长辈,也因为牛进达为他行过冠礼,如今这年代,行过冠礼便是铁打的关系,比师徒叔侄关系更硬,可以算得上父子了。

哪怕只因这层关系,李素都不能坐视不理,装聋作哑的话,他的名声都会毁了。

李素毫不犹豫,当即骑马赶到长安城。

入城后直赴大理寺,大理寺门口的差役神情冰冷地拦住了他,陛下有旨,严禁任何人探监牛进达,县子也不行。

李素气得指着差役大骂了几句,无奈差役丝毫不为所动。

没人敢为了一个小小的县子违抗圣旨,李素的怒骂收不到任何效果。

转身往程咬金府上奔去,程府大门紧闭,恕不见外客,哪怕李素这位熟得不能再熟的客也不见,转身再往李绩府,长孙府,李靖府……

各家权贵仿佛约定好了似的,一律不见客。

大家都疯了……

李素咬了咬牙,这一次直赴太极宫。

承天门宽阔无边的广场上,李素牵着马站在广场中间,目光复杂地盯着远处巍峨起伏的殿宇楼台,嘴角露出了冷冽的笑。

沉默良久,李素扔了手里的缰绳,跪在承天门前,凛然大声道:“臣,泾阳县子,火器局监正李素,求觐天颜!”

************************************************************

PS:还有一更……

好吧我承认,调整作息再次失败……(未完待续……)

第二百九十九章 水深滩浅

李素官卑爵低,若换了别的县子跪在承天门前说什么“求觐天颜”之类的话,早被巡守的禁卫倒拎起来扔远了。

可李素不一样,他被李世民亲赐长安城骑马的殊荣,更重要的是,造出震天雷后,李世民下过特旨,李素可随时入宫见他。

禁卫验过腰牌后,放李素入宫,有宦官早早等在门内,领着李素朝甘露殿走去。

见李世民的过程很顺利,李素走到甘露殿的门廊下脱了鞋子,只着足衣,踏着光滑如镜的地板迈入殿内,殿内李世民神情有些阴沉,抬头见李素给他行礼,也没有发出往常般爽朗轻松的笑声,只是挑了挑眉,示意他在方榻旁坐下。

“子正,见朕有事?”

没有往常的客套,李世民的心情显然很糟糕,一开口便直奔主题。

李素也不想跟他客套,于是垂头道:“臣听说,琅琊郡公入狱了,臣……”

李世民顿时明了,阴沉着脸盯着他:“尔欲为牛进达求情?”

李素毫不畏惧地直视他:“是,臣想为牛伯伯求个情,牛伯伯是开国老臣,有从龙之功,陛下何以因一言而……”

李素话没说完,李世民袍袖使劲一挥,打断了他的话。

“若是为牛进达求情,子正不必多言了,你退下吧。”

李素皱了皱眉,李世民这态度分明铁了心要治牛进达的罪啊,这到底是怎么了?

“陛下,牛伯伯有难,臣无法坐视,陛下为何不顾多年君臣情分,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