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部分 (第1/4页)

“姑娘,我是不忍心看你越陷越深。”沈峰道。

“不,我已经陷在最深处了。你快点走吧。虽然他早上没来。但我好希望他现在能来。”

“唉。”沈峰叹了口气,只能离开。

离开了赵家,沈峰就考虑要不要回去扮飞贼欺负赵云一顿。看女孩的表情,倘若不欺负她一下。她一晚上都别想睡好觉了。不过思量再三。他还是决定不去了。明早上再点个早就好。做飞贼嘛,本来就没必要像上班一样,每天都去。

接下来就是继续找寻名将任务了。诸葛亮那里没任务。孙策将他赶了出来,赵云更是重色轻友,沈峰只能再到别处看看。

“要不到曹操那里去看一下?我和孟德的友好度也不算低。”沈峰暗想。

骑着马到兖州,沈峰发现兖州出大事了,全兖州叛曹了。

兖州叛变事件,是曹操一生中遇到的最棘手事件。即使是后来的官渡之战,给曹操的压力恐怕也不如这次大。此次事件中,他几次要带家人去投奔袁绍,被谋士们劝了回来,才有了后来的曹丞相。

此事件的起因,是曹操杀了边让。边让是陈留有名的大才子,声誉很高,曾当过九江太守,现在辞官在家,并讽刺曹操。曹操老爹死了,心情本来就不好,听到边让的讽刺顿时大怒,就杀了他全家。

边让这一死,兗州名士人人自危,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是陈宫。

演义中说陈宫跟着曹操杀掉吕伯奢后,就离开了曹操,实际没那回事。陈宫是东郡人,曹操担任东郡太守时才辟用的他。此后兖州刺史刘岱死于黄巾,正是陈宫劝服州里的治中、别驾,以及下面各郡太守、各国国相,才让曹操领了兖州。

可以说,曹操之所以能当上兖州牧,一半功劳是鲍信、张邈的,另一半功劳就是陈宫的。曹操担任兖州牧后,陈宫也深受重用。

上次曹操打徐州,打到一半军粮没了,只能退回来,这次筹到粮后,他又去打了。徐州在兖州东南,曹操去徐州,兖州北边一带,就由陈宫领兵防御。

陈宫是个性格很刚烈的人,一言不和就骂娘,曹操被他骂过多次。此时看到边让因为讽刺曹操被他了全家,他顿时慌了。

“这边让讽刺了两句就被杀了,我骂过他多次,这还了得?”

这时其它人也在跟陈宫报怨。

“你看看你,当初你说曹操是命世之才,劝我们拥立他为兖州牧,结果这小子是个暴君,与边让一言不和就杀了他全家,我现在都不敢在他面前说话了。现在他老爹死了,更是拿全州的人命往徐州填,互相玩屠城,这货能成事?”

陈宫本来心里就慌,又听众人抱怨,决定联合大家,趁曹操外出之机,推翻这个暴君。

想推翻暴君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但陈宫本来就是个辩士,曹操能当上州牧是他功劳,想推翻也不在话下。

于是陈宫首先找到了张邈。

张邈、曹操、袁绍,三人本是铁哥们,曹操起兵之时就是跑到张邈的陈留郡扯的旗。不过起兵之后,袁绍当了盟主,总是洋洋自得,张邈看不过去,就骂了他多次。

袁绍看到张邈骂他,非常愤怒。早先大家都是小人物时,打打骂骂无妨,但他现在是众人的盟主了,张邈还敢骂,这不是损他的威信吗?他警告了张邈几次,但张邈觉得大家交情好,我骂你是为你好,仍是继续骂。

这下子把袁绍惹火了,袁绍让曹操杀掉张邈。

曹操听袁绍要杀张邈,只能从中劝道:“孟卓是咱俩的好哥们,无论是对是错都应让他一让,天下未定,我们之间不能打起来!”

在曹操的劝说下,袁绍总算决定放张邈一马,这事儿大家就算揭过了。不过前几天,张邈又办了一件脑残事,再次把袁绍惹毛了。(未完待续。。)

第272章 三县之地

张邈办的这件事,就是款待吕布了。

长安被攻破之时,吕布带着董卓的头向东南出逃,投袁术,惹毛袁术后又去投奔张杨。

张杨只是河内太守,领有一郡之地,三河地区离三辅地区又近,同属于司隶,李催高价悬赏他的头颅,他怕被人暗算,又转投袁绍。毕竟袁绍独据冀州,不是张杨这个太守能比的。

吕布到袁绍那里,就为袁绍立了大功。冀州、并州一带的黑山贼张燕有精兵万余,精骑数千,吕布骑着赤兔马冲锋陷阵,大败张燕。

获胜后,吕布洋洋自得,要求袁绍给他的部队添人。毕竟他从洛阳一路奔出,又辗转多地,手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