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部分 (第1/4页)

÷迥伞で歉��の绿氐墓适率歉��甏蟮男鹗轮械囊徊糠帧O胍�匦缕兰燮拮蛹壑档呐�嗣堑纳�粼嚼丛礁哒牵��暮羯�还�钦獯蠛铣�械囊桓錾�俊5背��70%的妻子在家庭之外从事全时工作,一个富有的经理的有职业的妻子能够得到经济上的补偿实在算不上是一件很大的事情。但是情况并非如此,越来越多的女人在放弃工作生育孩子或者是照顾家庭。和洛纳·温特不同,这其中有许多女人拥有专业学位和市场前景很好的技能。她们相信自己能够离开职场,也能够在愿意的时候重新回去工作。 洛纳·温特所提出的问题并非只对所谓的职业妇女阶层有意义。这些问题涉及到丈夫和妻子、男人和女人的相对价值——二战以后的西方所面对的重大社会问题。对这些问题的争论可以延伸到对“人”的劳动的重新评价,甚至还牵扯到对一些基本经济理论的思考。 从历史上来看,妻子的一个基本目标就是成为丈夫经济上的附属品,家庭模式需要男人出去工作赚钱养家。妻子是最古老的一种职业。《圣经》中最早提到“妻子”时用的是“恰当的帮手”(help…meet)这样的说法。在中世纪的德国,娶妻成家是表明在一个行业中成为熟练工人的需要,似乎工场里没有一个妻子就无法正常运行一样。在17世纪的新英格兰,如果想经营一个卖酒的小客栈是绝对离不开一个女主人的帮助的,所以政府拒绝给单身男人颁发营业执照。 在一个需要共同协作的世界中,一个能为丈夫提供支持的妻子很受重视。在1956年出版的《安排男人》(Organization Man)中,威廉姆·H·怀特(William H�Whyte)把妻子写成是一个“宁静的小岛”,能够“释放她丈夫在工作中感受到的全部压力”。在出版于1977年的《企业中的男人和女人》(Men and Women of the Corporation)一书中,哈佛商学院的管理学教授罗莎贝斯·莫斯·坎特(Rosabeth Moss Kanter)描述了当一个男性的管理者有一个居家妻子时,公司会“高效率”地运转。尽管公司并不会直接向妻子们支付报酬,但她们能够促进丈夫的事业发展。6年后,坎特又一次关注这一课题,提出妻子们在公司之外积极地发展社会关系将会对丈夫起到帮助。 英国的社会学家珍妮·芬治(Janet Finch)说受过良好教育的妻子能够给丈夫提供更多的帮助,因为她们能减轻伴侣的负担,增强其工作表现。她在1983年出版了一本影响甚广的《结了婚还得工作》(Married to the Job),书里列举了很多已婚男人在妻子的辅助下完成工作的例子。她提到了学院里的妻子,她和丈夫的资历差不多,能够帮助丈夫批改学生的作业;政治家的妻子则有能力发表演讲;妻子们还被指望着去主持交际活动或者是为当产科医师的丈夫接听夜间电话。 芬治认为对大多数女人来说,要想过上水准高一点的生活应该倾其一生去做好一个妻子,而不是发展自己的事业。“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可以看到对一个妻子来说,最明智的选择是把精力投到丈夫的工作中去,提高他的收入,而不是追求自己的事业。”到现在也还有人这样认为。2003年10月的《纽约时报》上一篇讲述告别职场的女人的文章,援引了一个女律师的话,她承认在她与未婚夫订婚之前,她拒绝了“很好的工作机会”,为的是能跟随他到亚特兰大去。“我觉得他的工作才会是长期的”,她说。 所以,许多人认为家庭主妇对丈夫的收入来说是一个必要的支持,在整个西方世界这种现象都很普遍。历史上曾经有记载说已婚男人可以得到“家庭工资”,因为他们需要养家口。甚至在70年代和80年代,男女同工同酬的法律已经被颁布之后,这样一种歧视依然存在,在男人和女人之间有一种神秘的“薪水差距”。关于薪水差距的来由甚至它是否存在都有许多理论家在进行探讨。有报告表明这种差距正在减少。然而它还是存在着,总是有人相信男人、丈夫应该赚得多一些。例如在2003年,当男人们挣到1美元时,女人们能挣到76美分,在1979年女人们只能挣到63美分。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八部分 妻子的价值(5)

社会学家用妻子的“监护效果”来解释为什么企业中的已婚男人事业会发展得更好一些。40年来的各个国家的研究结果都表明“婚姻优势”这一概念确实成立。依据各个国家的经济情况,一个已婚男人比一个未婚男人赚得要多10%到40%,这和年龄以及其他相关因素比如职业资格和工作经验也有关系。但是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