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 (第1/4页)

她享清福,他们就会感到很失望。一旦你开始直率地批评你的同事或朋友,他们会很吃惊。 每个女人都必须考虑到这一点。她必须学会如何对待他人因她而引起的感受,同样也要学会关心自己因改变形象而带来的新感受。

要想实现目标,必然会得罪人

一旦你开始改变自己,那么别人或是会表示非议,或是会感到惊讶。这个时候请你遵循第一原则: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没有人能靠“闭上眼晴塞住耳朵闯过去”来成功地变坏。 因此 :

●即使别人的反应让你不快,你也要仔细看清楚;

●接受发生的一切,否认或祈 祷都于事无补;

●给别人一个适应变化的时间;

●最后问自己,我将怎样对待这些反应?

如果母亲要求孩子多做些家务活,她肯定会遭到强烈的反对:孩子们会找出各式 各样的借口,然后又是理由又是抱歉,让她的计划泡汤。做一个好妈妈就要在花了20分钟搜罗脏衣服以后敢于板起脸来,不要让匆匆一吻就糊弄得自己心满意足。 这天晚上,迪塔和气但十分坚决地从丈夫赖纳的手中夺走了报纸,赖纳开始的时候很不高兴。几个月来迪塔一直要求丈夫晚上下厨房帮忙,但收效甚微。一见他躲到报纸后面,她就认输了。躲到报纸后面一直让赖纳感到“很安全”。但这次迪塔生气地去抢报纸,而赖纳不肯放手,报纸撕破了,迪塔惊呆了片刻。这时她感觉到:“要么顶住要么认输。他得比原来推迟一小时休息,这个事实他不仅必须知道,而且必须接受。” 迪塔说得很清楚:“我能理解你需要休息,但是我也工作了,我们俩都得吃饭。一个人在厨房里忙我很恼火。我不想整个晚上都令我扫兴。从现在开始你必须为我们的晚饭尽点你应尽的义务。”赖纳狠狠地回敬道:“你把我当笨蛋啊!”他这话不说倒罢,这一说反倒把迪塔说得火冒三丈:“难道就该把我当笨蛋吗!”吃了三个晚上的沉闷自助餐后,赖纳终于让步了: “我们一起烧些好吃的,好吗?”

多余的负疚感(1)

“你也太自私了!”这种指责非常容易摧毁女人的自信心。许多女人受到这样的攻击,就会觉得她们好像失去了女人味,被打上男性化的烙印。男人的生活方式随随便便,而且很实用,但是如果女人也这样,就是和社会格格不入的表现。 女人追求自己的利益时会遭到这样的攻击: “你自己去工作,让别人照顾孩子是一种自私的行为。” 那么女人到底该做什么?难道她该放弃自己的职业,坐在家里愁眉苦脸地成为最好的全托保姆吗? “你宁愿工作,也不想再生一个,让你的独生子有个伴儿。你这样抚养孩子,对孩子会很不利的。” 难道就为了让自己的孩子有个伴儿,她就该做不情愿做的事情再生一个孩子吗?难道她就该为此放弃对她而言很重要的工作和收入吗? 女人将会受到这样的攻击:“你太自私了,让自

己的丈夫晚上一个人待在家里,自己去参加女友的聚餐会,况且你这个星期本来就不怎么在家。” 她不这样做,那又该怎样做?难道要她坐在家里看那些愚蠢的西部片、每日新闻、重播了几十遍的《欲望都市》或是由一个年迈的政治家参与的脱口秀吗?电视里又有什么更好的节目能吸引她呢? 女人将遭到激烈的批评:“如果你坚持每个人自己洗自己的衣服,那你是在虐待你的家人。” 难道她就该当全家的洗衣妇和清洁工吗? 女人被指责事业心太重:“你一心只想得到自己感兴趣的工作,这样会破坏团结的。” 难道她就该去做那些乏味的工作,给那帮懒虫收拾尾巴吗? “你最好收敛一下你的事业心。整个部门的人都对你很恼火,你总想让我们不断提高效率。” 难道她得否认自己的工作目标吗?难道她只能看别人的眼色行事吗?难道她得放弃自己的价值观吗? 女人被认为不具备团结精神:“我和丈夫争吵时,你只会说:要自卫,否则就不要怪别人!你从不表示同情和理解,你所说的女性要团结一点用处都没有。” 难道她应当鼓励女人的懦性吗?难道她应当为这种作茧自缚的人鼓掌吗?

内心的疑虑

女人在形成自我意识的过程中会遇到两种绊脚石,一种是外界的激烈攻击;另一种是她们内心中存在的各种误区:“我如此生硬地对待丈夫是不对的。我为了达到目的这样做,比我父亲过去像暴君一样对待我和其他人也好不到哪儿去。”良心上的谴责可能比外界所有的攻击更具威力。研讨班的一位女学员抱怨道:“外界的指责我尚能好好应付,我总是能找到好的论点据理力争,唉,可是对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