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 (第2/4页)

得深吸口气,才能套进她的手指——刚刚好,然后两人相视微笑,双手十指交错,脸缓缓地靠近,用吻为他们的誓约盖下印记。

“我爱你。”

“我爱你。”

自此,才是圆满。

请问你觉得怎样才没有白活?

陈宛秦说:如果发现这辈子从来都没有人好好的看过你、注视你,会不会觉得这辈子是白活了?

魏铭翰说:如果发现自己从未一心一意看着某个人、注视着某个人,会不会觉得这辈子是白活了?

三二0——想爱人。

三二一——想爱你。

一切都是从三(想)开始。

后记

“出轨”舞台剧手札

七、八个月前的某天晚上,和孟华通了一通电话。在电话中,孟华透露了要将“出轨”这本小说改编成舞台剧的计划。

“我想试试看,能不能为言情小说找到另一条出路?”电话那端,传来孟华温柔细致,却铿锵有力的声音。

直到今天,想起孟华当初在言语中所显露出来的理想和坚持,仍然令我觉得动容。

经过半年的辛苦和汗水,在今年的二月十日及二月十一日,孟华终于将她努力了半年的心血结晶,正式推上舞台,呈现在观众面前。

台中童颜剧场,一家环境清幽优雅、布置温馨高雅的幼稚园内,我们观赏了“出轨”这出由言情小说改编的舞台剧演出。

出轨——在原著里,是一对情侣在相恋多年后,男方出了轨,女主角从男友变心的震撼及痛苦中,重新捡视这段恋情,并如何从情伤中站起来的成长路程……

这中间,她经历了情变的伤心、沮丧与痛苦,也遇到了另一个条件优异的男子,挣扎于是否要接受新恋情,成为另一个男人“出轨”的矛盾心态中……

而在舞台剧一个半小时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孟华如何浓缩原著剧本,化为更简粹精练的舞人?语言,动人而有力地把这个可能发生在所有人身上的爱情故事搬上了舞台,并且重新赋予了“出轨”这个故事崭新的风貌,以及更令人惊喜的演变及思考!

事实上,在这出舞台戏的剧本里,我除了佩服孟华编剧的功力之外,更看到了这半年来孟华思想的转变与成熟。

她思想的转变及丰富成熟,可以从地赋子女配角辛莉绮一个完整且更富震撼力的面貌而窥伺得见。

在原著里,辛莉绮是一个面貌模糊的配角。然而在这出戏里,辛莉绮成了一个极具其实生命力及个性的角色,从她妩媚如小鸟依人般的偎在男主角身上撒娇,到突然翻脸而随时和男主角争执大吵的一幕幕场景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在出轨中,看似成功者的第三者,却因无法摆脱女主角阴影缠绕,而随时活在不安及嫉妒的焦虑情绪中,成了歇斯底里而且不可理喻的泼妇性格,那使得她不再讨喜、不再妩媚可爱,也终于让男主角厌烦,而令男主角更加怀念理智成熟的前女友,终于再度将男主角推回了前女友的身边……

而在这同时,女主角也正经历着一段新恋情的冲突与抉择,一个条件优异的男人对她展开猛烈追求。

男配角的体贴与守候甚至诉苦,都令她心动挣扎,犹豫着是否能够接受这段新恋情?(而在这过程中,或许也有着报复男主角的心态在作祟。)然而无法割舍忘怀的旧情人及情创未愈的伤口,都令她踌躇挣扎,却步不前……

更讽刺的是,如果地接受了这段恋情,她也就成了另一个男人的“出轨”,成了一个曾令她痛恨心碎的“第三者”!

原著里,最后女主角还是选择了原谅男主角,让两人的感情与人生重新回到“正轨”。然而在舞台剧里,四个人却各自站在轨内轨外,没有人知道这条人生轨道的最终答案。

在这出奏明快紧凑、四个男女相互牵扯纠葛的一个半小时舞台剧过程中,孟华除了提供一个令人屏息的好看故事之外,更丢出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空间让观众思索了——就像是她抛出了一个线团,观众接了,在层层抽丝剥茧之后,我们可以得到什么?

剧中,辛莉绮喃喃自问她究竟是爱上男主角?还是爱上男女主角之间那种爱情的感觉?

而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可以问问自己——我们究竟是因人而爱?还是因爱而爱?是因为所爱的那个人让我们割舍不了感情?还是因为恋爱的感觉让我们割舍不了爱情?

一个令人思索的问题,一出值得深思的舞台剧——这就是孟华的“出轨”。

——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