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 (第2/4页)

,三个月没说中国话,把我快憋坏啦!”

客人笑了:“是吗?不过真的很遗憾,我必须马上赶回去。”

他们寒暄了几句,客人始终没透露此次前来的用意,看来他是要同炳素先生面谈。秘书请客人稍坐,自己来到炳素的书房:

“炳素先生,客人已经到了,在客厅里。他没有向我透露这次的来意,也许他不愿秘书知情。”

炳素点点头,下楼来到餐厅,双手合什向客人问好。客人忙从沙发上起身,也向主人合什致意。两人寒暄几句,秘书乖巧地退出去了。炳素问:

“昆西治为我带来了什么话?我们明天就要到中国去了。”

客人轻声说:“我们能否到一个比较安全的地方说话?”

炳素看看他。“请到我的书房吧。”

两人上楼来到书房,炳素关好房门:“这儿很安全的,请讲吧,是不是我的行程有了变动?”

来人没有直接回答:“炳素先生,我知道你任联合国秘书长时,恰是类人技术发端和成熟的时期。经你的手通过了十几项有关类人的法律,以至有人把你称为‘类人秘书长’。”

“对,那些法律大多是对类人进行限制,如果没有这些法律,恐怕现在早已是类人的世界了。不过,我不敢说自己是对的,当我步入老年后,对往事做一个反思,我总觉得那些法律过于狭隘,不合佛教的教义。”

来人久久地看着他:“是啊,我们也同样感觉到了这个矛盾……说正事吧,明天就是你去2号参观的日子,但据刚刚得到的可靠情报,有人要在最近几天对2号工厂进行一次精心策划的破坏行动。”

“什么行动?爆炸吗?”

“不,是电子进攻,但具体手段和目标还不清楚。”

“是什么人,是类人吗?”

“不是类人,是自然人中同情类人的激进分子。”他苦笑道,“这真是一种讽刺。到现在为止,总的说类人们还是相当顺从的,倒是自然人中有不少激烈的反对者。”

“那么,2号是想让我改变行期?”

“不,我们不愿给你造成任何不便。只是,为了绝对安全,2号的高层不得不对来访者的名单做一些限制,你的秘书恐怕不能进入2号了。”

炳素敏锐地说:“你是说我的秘书……”

“啊不,我们对陈于见华先生没有任何怀疑,据我们调查,他在国内时同那些激进组织没有任何联系。但为了绝对安全,我们不得不做一些预防性的限制。”他笑着说,“不过你不必担心有任何不便,我将在南阳机场迎接你,代替你的秘书照顾你的起居。这些变动是不得已而为之,务请先生谅解。”

“不必客气,我理应尊重主人的安排。我该怎样向我的秘书解释?”

“我想不要提前告诉他,等明天我接上你们后,再告知他这些变动。”

“好的。”

“很抱歉给你们添了麻烦,谢谢你的宽容。我要告辞了,要赶上今天的返程班机。”

“那我就不留你了,我们也要赶明天的班机。”

“再见。”

“再见。”

炳素按电铃唤来秘书,让他代自己送客人出门,他从窗户里看着客人上了汽车,开出大门,秘书笑着同客人招手。炳素盯着秘书的后背,心中不无疑虑,尽管客人一再说秘书是清白的,说这次不批准他进入2号只是一种预防措施,但炳素知道,这些官方用语不一定是2号工厂的真实想法。有一点是肯定的,如果不是为了一个足够分量的理由,2号绝不会突然改变预定的安排,千里迢迢派来一个信使。

他把这些怀疑藏到心底。秘书回来了,用目光询问他。炳素不动声色地说:“去2号的访问没有变化,他的来访是遵照2号的惯例,对来访者做一次实地甄别。”

秘书点点头,没有再多问一个字。

他们第二天早上抵达南阳机场,昨天的信使在机场迎接,他请二人上了一辆奔驰,向2号开去。路上他详细介绍了2号的情况。两个小时后,他们看到了2号的银白色半圆穹顶,汽车在2号的大门口停下,炳素这才平静地告诉秘书:

“见华,根据2号的安排,今天由这位王李西治先生陪我参观,你就在2号外面休息吧。”

陈于见华惊疑地看看主人,这才明白了昨天这位信使来访的真实目的。他知道自己恐怕在担着嫌疑,心中不免恼火,但他没有形之于色,淡淡地说:“我当然服从你的安排。”

王李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