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 (第1/4页)

“免礼平身。”昭德帝淡淡的说道:“徐公公,朕要你办得那件事情,现在怎么样了?”

“回禀万岁爷,内臣已经办妥了。”徐公公说道。

昭德帝微微颔首,说道:“带进来让朕瞧瞧。”

徐公公应声称“是”,转身退了下去。

一会儿后,他便领着一个人蒙着脸的人走了进来。

两人正要行礼,就见昭德帝摆了摆手,说道:“摘下面巾,让朕瞧瞧。”

蒙着脸人立刻摘下了面巾,露出了一张与已经被林易杀死的国师吴天,十分相似的脸庞。

“好。”昭德帝满意的点了点头。

被尊奉为“国师”的吴天上师,竟然是大妖所化,这个消息是绝对不能传出去的,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为了收拾好这个残局,昭德帝可谓是绞尽脑针,才想出这么一个办法来。

当真是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走完。

十天之后,国师“吴天”与谪仙林易在京城白云观不期而遇。

二人谈道论佛,吴天上师被谪仙人折服,又云“佛本是道”,愿拜入谪仙人门下,以求正果。

市井之中,向来是各种八卦消息传得最快的地方。

自从林易在白云观中秀了一把之后,“谪仙人”的传说便越传越广。

三人成虎之下,林易渐渐又多了三头六臂,呼风唤雨等神异之能,威名远播,上到文武百官,下到平民百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昭德帝顺理成章的召林易入宫。

一番对答之后,“上大悦!”,亲笔御赐“清微通玄真人”,以“清玄真人”称之,立道家两府班上。随后又赐了一堆不要钱的虚名,最后命清玄真人领修道书,改正诸经醮仪,校对丹经灵篇,删修注解之职。

期间自然也有反对党跳出来,言辞最为激烈的,当属兵部尚书傅天仇。

这个老头子置生死于度外,一身正气,满腔热血,不管是之前的吴天上师,还是现在谪仙林易,在他眼里都是祸国殃民的妖人,一丘之貉。

当然,这些事情林易是懒得理会的,昭德帝自然会替他处理好。

白云观,一个看上去仙风道骨的中年道士正陪着林易四处参观。

中年道士叫做王常月,不仅是白云观的观主,同时也是全真教的这一代的领袖人物。

全真教在元朝时佛道之争中败北,损失惨重,元气大伤。

在大明鼎立之后,又因为没有得到统治者的支持,所以到直到现在依旧没能走出低谷。

王常月看着身旁的年轻道人,心中不停的思索着全真教的出路。

第十六章 藏地密宗,谪仙显圣

一个教派想要求生存,谋发展,就离不开朝廷的支持。

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

佛教如是,道教亦如是。

除非有一天宗教能够凌驾于皇权之上,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原始道教曾经为此努力过,张道陵破山伐庙,灭六天故鬼,立三天正法。假托老君立正一盟威,重订神鬼人三界秩序,气魄大的一塌糊涂。

大贤良师张角更是喊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口号,要伐天革命,混元乾坤,建立地上道国。无数道人为了梦想战死沙场,慷慨牺牲,一时多少豪杰!

但到了后来,道人却变得“清静无为”,这其中有多少的无奈和血泪,都是滚滚人头堆积而成。

血已冷,道已衰,剑已断,还有梦想的道人,都已经死了。

自宋朝,道教就用佛门心法来进行改造,用儒家的纲常来约束,直到元朝时蔚然大成,其中的代表便是全真教。

王重阳说:“有五等神仙,第一不持戒,不断酒肉,不成杀生,不思善,为鬼仙之类;第二养真气长命者,为地仙;第三好战争,是剑仙;第四打坐修行者,为神仙;第五孝养师长父母,六度万行,方便救一切众生,断除十恶,不杀生,不食酒肉,邪非偷盗,出意同天心,正直无私曲,名曰天仙。”

这种分法对仙人的要求,与世俗无异——正直、养父母、救众生。

这就是完全融合了儒家和佛家的秩序,从而获得了大秩序下的小秩序,又因胡人政权无知,大肆册封帝君,从而大兴。

大兴之后,则是大衰。

林易在王常月的带领下,来到了白云观西侧得长春宫遗址。

长春宫又名太极宫,元初长春真人丘处机奉成吉思汗之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